编者按:品牌成就企业核心竞争力,科技助推企业转型升级。近年来,我市多家企业转变发展思路,加大科技投入,加快品牌建设。今年,我市新增29件瑞安市名牌商标、15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44家2013年瑞安市专利示范企业。本报将推出系列报道,了解瑞企转型升级之路的进行轨迹。
“品牌之树”结出硕果
我市新增29件瑞安市名牌商标
■记者 项乐茹
从“质量立市,品牌兴业”到“品牌大市,品牌瑞安”,品牌战略让瑞安收获了芬芳的甜果。日前,记者从市工商局获悉,今年我市新增29件瑞安市名牌商标,59件2010年度瑞安市名牌商标予以延续确认,全市“瑞安市名牌商标”名录增至219件,为我市品牌战略提供后备品牌梯队。
“川和”商标历炼3年
“杰程”、“日正”、“迈登”、“华盛”、“家蕊”……记者从市工商局了解到,经我市名牌商标评审委员会评审,我市今年新认定“车舟”等29件商标为瑞安市名牌商标。
在29件商标中,“川和”是其中唯一一件农业种植企业的初级农产品商标。这个来自湖岭镇金川的首个本地有机稻米品牌,获评瑞安市名牌商标后,将走向更大的市场。
市金川高山有机稻米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王巨良告诉记者,“川和”评上市名牌商标并不轻松,花了足足3年功夫。
2009年,王巨良牵头组建金川高山有机稻米专业合作社,凭着金川山好水好的天然生态环境,种植有机稻米。
“卖有机米,肯定需要一个牌子。”一开始,王巨良和村民们打算给品牌起名叫“金川”,覆盖面广又代表了有机稻米的出产地。没想到,到了工商局,王巨良才发现心仪的“金川”商标已被其他企业抢注。“当时还请了副镇长出主意,想来想去定了‘川和’。”
随着金川有机稻米的种植成功,王巨良备好资料准备申请瑞安市名牌商标。但当时“川和”有机稻米只通过了农业部下属的北京中绿华夏有机食品转换产品认证,尚未获得有机食品认证,而且当时产值也没达到申报的要求。
“有机产品的认证相当难。”王巨良说,有机食品的认证期为3年,并且要完全消除稻米中可能有的农药残留。全身心扑在有机稻米种植的金川农民们,吸取经验不断扩大种植规模和产量,终于在2011年,“川和”牌有机稻米获得了有机食品认证,种植面积也从2009年的420亩增加到1000多亩,2011年年产值达220万元。
2012年年底,王巨良准备再次申报瑞安市名牌商标,并于今年年初正式提交了申报并获成功。“‘川和’成了瑞安名牌商标,以后进入外地市场就更有底气了。”王巨良说,目前“川和”主要销往本地超市以及温州、杭州等地,成为瑞安市名牌商标后,还要向温州、省知名品牌努力。
“品牌之树”挂满硕果
据市工商局商标广告监管科科长吕丽华介绍,今年瑞安市名牌商标认定工作从3月份启动,共有46家商标申报认定。经过初审、材料审核、评审委员会评审后,29件商标通过认定并成功获评瑞安市品牌商标,通过率达63%。
同时,今年我市共有81件商标需延续认定,成为或延续为瑞安市名牌商标,所有企业都要“过五关斩六将”。据介绍,以一般工业企业为例,认定标准要求其大宗产品年销售收入(产值)在2000万元上或纳税额在80万元以上。
“对于已被认定为名牌商标的企业,在满足年产值在2000万以上或纳税额80万元以上的同时,还要看是否有因环境污染、食品安全、安全生产问题被有关部门查处,或者是否存在消费侵权纠纷等造成社会不良影响的,企业产量、销售收入和利润等经济指标连续两年下降的,都将失去延续确认的机会。” 吕丽华说。
从1995年我市开展名牌商标认定,至今已经过了18个年头。据工商部门统计,截至目前,我市拥有瑞安市名牌商标219件,其中工业类商标186件,占总数的84.9%;农产品及农产品加工业商标30件,占13.7%;服务业商标3件,仅占1.4%。
“一直以来,服务业及农业的名牌商标比例都比较小。” 吕丽华说,“为了鼓励他们申报,我市降低了农业及服务业名牌商标的申报标准。服务业的销售收入要求在800万以上,农产品年销售产值在200万以上。”
打造瑞安品牌培育库
正是品牌战略,让瑞安这座经济强市从企业产品“默默无名”的尴尬局面,朝着品牌大市的目标前进。而在我市众多荣获“中国驰名商标”或“省著名商标”企业的身后,还有一批发展潜力巨大的后备品牌梯队。他们是瑞安品牌之树能否开枝散叶的关键。
“名牌商标体系就好像一个金字塔,中国驰名商标在塔尖,省著名商标、温州知名商标分别在二三层,瑞安市名牌商标则塔底部,是整个体系的基础。”吕丽华解释说,“瑞安市名牌商标的评定,不但是对于优秀企业的一种肯定,也将为我市品牌培育库提供源源不断的后备力量。”
据了解,截至目前,我市拥有行政认定驰名商标13件,总数稳居温州第一;省著名商标41件,温州知名商标85件,瑞安名牌商标219件,集体商标4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件,省级商标专业品牌基地6个。
为了让更多的企业脱颖而出,市工商局建立了瑞安品牌培育库,并在全市成立10家品牌指导站,以多种形式对企业品牌创建进行指导。在塘下品牌指导站,负责人王秀海告诉记者,该站多次深入企业,了解企业动态,通过召开创牌培训会等方式,指导企业创牌。市工商局还制定了我市驰名、著名、知名、名牌商标的相关名录,对重点企业进行培育帮扶,促使名牌产品不断涌现,形成国家、省、市级名牌的层次梯队,让更多瑞企成长为行业龙头,助推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