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霾祸”席卷半个中国
秀丽江南
也难逃
“十面霾伏”
近日,上海、江苏、浙江等南方省市出现持续雾霾天气,被称为“史上最重霾伏”,部分民众体感不适明显,网店防尘口罩几近脱销。继北方成雾霾“重灾区”之后,秀丽江南也难逃“十面霾伏”。
江南遭遇
“史上最重”雾霾污染
上周,中国南方多省市遭遇我国有PM2.5记录以来最严重的一次大范围、长时间区域“霾伏”。5日,南京、上海先后发布了空气质量重度污染的红色预警。6日上午,上海持续雾霾重度污染,部分监测点AQI指数首超500大关,PM2.5平均浓度为602.5微克/立方米。
5日晚发布空气质量重度污染预警后,上海即启动了“正在实施工业企业限产限污”“禁止秸秆露天焚烧”等7项应急减排措施;6日13时,上海提高了预警等级,增加“停驶30%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公务用车”等多项应急措施。
南京市气象台8日7时15分将大雾橙色预警升级为红色。该市自4日傍晚启动的大气污染红色预警仍未解除。受雾霾影响,当地高速全部封路、机场“停摆”。
南京市气象台发布大雾红色预警时称,全市大部分地区出现能见度200米以下的大雾,部分地区能见度低于50米。南京市交通部门8日9时发布信息,因受雾霾天气影响,南京管区所有高速公路暂时封闭。
浙江多地遭受
重度空气污染
从4日开始,包括省城杭州在内的浙江大部分地区持续被雾霾笼罩。空气质量指数AQI数值一路走高,各地霾的预警信号也从黄色升为了橙色。
8日上午省环保厅公布的数据显示,全省11个地市AQI(Air Quality Index,空气质量指数)范围在185~464之间,PM2.5(细颗粒物)范围在139~445之间。除舟山、丽水之外其他城市均出现了重度污染,杭州、宁波、绍兴、金华、湖州、衢州等地更是出现了严重污染。
单以7日下午的实时数据来看,被称为“华东天然氧吧”的丽水也未能幸免,AQI为211,属于重度污染。排在倒数第二位的则是温州,AQI为244。
省气象台表示,由于一股北方来的冷空气于今晨赶到,昨天很可能是本轮雾霾天气的谢幕日,同时也是污染最严重的一天。
三大原因造成
南方城市重霾天
上海市环保局专家分析,此次南方城市重霾形成的主要原因包括三个方面:一是高空较强的大气污染传送和局部地区较多的人为排放。二是空气相对湿度增加的条件下,大气颗粒物吸水膨胀,导致空气污染持续累积。三是南方长时间的“静稳天气”和“辐射逆温”,大气污染物不易扩散。
与京津冀地区相比,此次长三角地区的大气污染更呈现出复合型污染特征,且“二次污染”占比较高。上海市大气颗粒物污染与防治重点实验室主任陈建民说,“二次污染”是指汽车尾气、燃煤等产生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在空气中经过化学反应,进一步转化为硫酸盐、硝酸盐等颗粒更小的污染物,能对人体造成更大危害。
监测数据显示,苏浙沪等南方省市空气中的PM2.5浓度整体处于下降趋势,但PM1却在逐年上升,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二次污染”长期没有得到重视和改善。如果按照目前的发展模式运行下去,雾霾的增量和影响范围扩大将在所难免。
此外,上海市大气颗粒物污染与防治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杨新坦言,在没有强风雨天气的前提下,今后南方地区重霾天或将成为常态。“目前整个大气循环系统已无法自然消除人为产生的颗粒物污染,而污染还在不断排放和累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