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报大篷车·幸福社区行”走进平阳坑社区
“文化大餐”送上门 便民服务惠民生
■记者 陈丹丹/文 王志/图
创幸福社区,建美好家园。12月5日,平阳坑公园彩旗飘扬、分外热闹,这一天,“瑞报大篷车·幸福社区行”系列活动来到平阳坑社区。当天,平阳坑社区还依托活动平台开展了社区文化体育活动节开幕式暨文化大礼堂落成仪式。
舞台上,村民们自编、自导、自演,舞龙表演、少儿舞蹈、太极拳等节目闪亮登场,博得观众阵阵喝彩;舞台下,便民咨询台和利民服务点的工作人员和义工们一一就位,将健康和服务送下乡,盲人免费按摩、老人免费理发、医疗义诊……村民第一次近距离感受到平时只在电视上看到的活动项目。
社区文化节开幕 体育活动唱主角
伴随着“瑞报大篷车·幸福社区行”平阳坑社区站活动的启动,平阳坑社区文化体育活动节也正式起航。
“‘创幸福社区、建美好家园’是我们的共同愿望,也是今后工作的努力方向,这其中,离不开各位乡亲的支持。幸福社区,要靠大家共同创造!”开幕仪式上,平阳坑社区书记陈华林热情洋溢的一番话,引来台下阵阵掌声和欢呼声。
据悉,在接下来的3个月里,平阳坑社区将陆续开展服务进社区、道德讲堂、非物质遗产展览、书画棋艺比赛和绿道志愿服务等活动,以丰富村民生活。当天,平阳坑社区文化大礼堂宣布正式落成,同时,绿道志愿者服务队宣布成立并进行了授旗仪式。
“望江楼上望江流,潮涨潮消几度秋。古渡沧桑千载后,风程万里驾轻舟。”一首诗形象地描绘出了平阳坑社区依山临水的美丽景色。
平阳坑社区位于飞云江下游交接处,地跨飞云江两岸,是高楼镇的东大门。近年来,该社区注重社区文化建设,加大投入基础设施建设,平阳坑公园、社区文化大礼堂的相继建成,为村民丰富社区生活提供强有力的平台保障。同时,该社区还大力提倡“全民健身”,鼓励村民走出家门,开展各式各样的体育活动。
“社区文化建设对村民而言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这次联合‘瑞报大篷车’,希望让更多村民了解到社区文化建设带来的实实在在的惠民便民服务,享受到这道‘文化大餐’。” 陈华林说。
创作、编排、演出 由村民一手策划
舞台乐声雷动,混合音箱让平日里安静的村子变得格外热闹。在平阳坑舞龙队的表演中拉开演出序幕。
平阳坑村舞蹈队带来了排舞《唐伯虎点秋香》;平阳坑武术队用饱满的热情成功演绎了功夫扇;平阳坑中心幼儿园的16位小朋友则身着闪亮可爱的服装,献上了一支俏皮的少儿群舞……精彩的节目一个接着一个,现场观众连连叫好。
精彩节目过后就是幸运抽奖环节了。“运气真好,刚刚过来就抢到了幸运球!”今年67岁的马奶奶到组委会领取奖品的时候,手上还拎着刚从集市上买来的菜。
随后,一场独特的礼仪——开蒙礼在活动现场上演。在开蒙礼仪上,平阳坑学校8位一年级学生,在老师带领下,按正衣冠、行拜师礼、朱砂启志和分发证书等环节,顺利完成了人生最重要的启蒙仪式。
台上开蒙仪式庄严,台下观众看得认真。“开蒙礼,是一个美好的祝愿,也借这样一个活动让孩子了解自己已经长大,要懂事了。”现场一位家长说。
“这次演出大多是村民自发组织的,从创作、编排到演出,全部由村民一手策划包办。”演出活动的相关负责人高兴地说,“小活动蕴含大意义,随着村民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今后类似的文化活动在平阳坑社区会更多。”
便民服务下基层 村民脸上乐开花
镜头一:咨询服务台前围满人
当天,平阳坑社区在现场设置咨询服务台,开展“幸福社区”民意调查问卷。一些不认字的村民也踊跃参与,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一丝不苟地回答问题。不一会儿,服务台前就围满了人。
记者现场看到,只要填写问卷的村民,都可以领取一个环保袋。“这个环保袋,以后一定要好好利用起来。”拿到环保袋的村民李先生笑着说,“能为‘幸福社区’创建出一份力,我很乐意!”
平阳坑卫生计生服务站、城乡合作医疗服务站的咨询台前。村民们详细询问有关疾病预防、计划生育等方面的知识,并领取资料手册。平阳坑卫生院的医务人员现场为村民测量血压,并嘱咐村民加强日常锻炼。形式多样的便民服务活动,使当地村民真切感受到卫生、科技、文化给生活带来的方便。
镜头二:老人免费理发暖人心
当天下午,蓝琪国际慈善义工服务队的11名理发师来到现场,为当地老人免费理发。
由于上了年纪,72岁的张奶奶有点掉头发,她一坐上椅子就对理发师提起了自己的要求:“刘海不要剪太短,不然盖不住头皮了。”义工理发师半蹲着马步,眼神专注,动作麻利,10分钟后,新发型“出炉”,老人十分满意。
“我就剪成前面那个人的发型吧。”金奶奶向理发师提议,“那人的发型不适合您,我再帮您设计一个吧。”理发师丝毫没有怠慢,没多久,金奶奶的新发型诞生了。“这头发剪得不错,年轻了10岁啊!”一旁的村民都竖起了大拇指。
成功案例摆在眼前,理发的队伍越排越长,见状,已经“封剪”十几年的带队负责人叶瑞光也拿起了剪刀,参与到为老人免费理发的义工服务中来。“这是义工服务队第一场下乡为村民服务,值得纪念!” 叶瑞光说。
镜头三:30余位村民享受免费按摩
“您要是觉得我手太重了,您就说,别忍着。”当天下午,康明盲人按摩慈善服务队的两名义工也来到现场。当市民坐在椅子上时,盲人按摩师们一边按摩一边询问顾客哪里不舒服。他们娴熟的动作和熟练的技术,让前来按摩的市民倍感舒适。
“这几位按摩师傅的手艺真是不错。我在办公室坐着工作时间较长,感觉颈椎经常疼痛,经过按摩师傅的一番按摩,确实舒服多了。”正在接受按摩服务的市民李先生不住地称赞,“这样的活动,平时只有在电视上看到,没想到,现在自己也体验了一把,感谢盲人师傅为我们服务。”
听说有盲人免费为市民按摩,前来按摩的群众络绎不绝,场面非常热闹。2个多小时里,两位师傅不曾停歇,共为30余名村民进行了免费按摩。
镜头四:法律咨询有问必答
另一边,浙江品和律师事务所的工作人员正耐心地为老百姓开展义务法律咨询、法律帮助,为他们答疑解惑。
一位村民反映说,自己在嘉兴那边一家机械加工厂上班,在工作期间因操作机器不当造成小手指掉了一截,因与老板没有签订劳动合同,无法认定工伤,“请问我这个情况能构成几级伤残?能得到多少赔偿金额?”
对此,浙江品和律师事务所的林律师现场为他作了解答,林律师分析说:“工伤无法认定的话,你可以按照一般人身损害赔偿的标准和对方调解,如调解不成可以向法院起诉。根据你的受伤情况,一般可以构成十级伤残,但是最终依据应该以司法鉴定所出具的鉴定意见书为准。”
“听完律师的回答后,心里的一块大石头总算是落下了。”咨询的村民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