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二职数控专业成“招牌”,企业招人需预定
上课在车间 学到真本领
■记者 苏盈盈
这里,教学楼、实验楼、学生公寓错落有致;这里,微机房、电子电工实验室、财会模拟室、视听语音室等硬件设施齐全;这里,图书馆藏书达10万册,学生阅览室可容纳300人,书香飘逸……这是瑞安市第二高级职业中学给人的第一印象。
12月11日下午学生上课时间,记者在校园漫步,教室里传来朗朗书声,仿佛还有“轰隆轰隆”的嘈杂声若隐若现。随着脚步的移动,声响越来越清晰,直至来到了“数控技术应用综合实训基地”才明白了原由:几十个学生穿着蓝色工作服正在车间车床上操作。
一边是课堂理论教学,一边是车间实训上课,这就是市二职数控专业产学结合的办学风格。
“设备投入大,耗材量大,相比其他专业,学校办数控专业是亏损的,但看到办学质量不断提高,学生在各级技能大赛中频频获奖,社会、企业对该专业认可度高,心里还是欣慰的。”瑞安市第二高级职业中学校长潘飞燕说。
适应塘下产业特色
开设“数控”专业
市二职前身为塘下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创办于1989年,1993年开始招收全日制学生,1996年经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改制全日制职业高中,并改为现校名,是一所职业高中学历与就业技能“双证”教育为主的综合性公立职业学校。现学校开设37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563人,设有会计电算化、动漫设计、电子商务和数控技术运用等6个专业。
在6个专业中,“数控”已成了市二职的“招牌”,该专业已获评浙江省示范专业。该校办公室主任胡日介绍,2003年,当时的校长提出,汽摩配、机械制造是塘下的主导产业,塘下的职业中专应适应地方特色,为企业培养这方面的人才,就这样该校开始设置数控专业(当时称机械加工专业)。
郑小勇是该校首届数控专业班主任,回想起当年,他感慨很深。“第一届就招了2个班近100人,这么多的人数有点出乎意料。”郑小勇说,当时一般家长都希望孩子学财会、文秘等专业,认为机械专业太辛苦又不够档次,可能是由于塘下不少家长是办企业的,他们希望孩子能学一些和企业生产相关的知识,所以报名人数超出了预算。
“数控”毕业生成香饽饽
下午16时许,记者来到普通车床车间,学生吴万刚刚完成了一个成品。“别看这成品不起眼,它藏着很多技术活呢,一般人要五六小时才能完成,他只需要3个多小时就搞定了,已经达到技术等级高级工水平。”郑小勇说。
据了解,该校在数控专业实行梯队建设,培养拔尖学生。根据学生的兴趣和专业技能水平选拔一批优秀学员,晚自习时间无需去教室,可以在车间实训。“我喜欢在车间里待着,在这里时间总是过得很快。”吴万说。
郑小勇告诉记者,温州市学生技能大赛在即,这几天不少参赛学生都忙着在车间特训。从这几年的参赛情况来看,每年荣誉榜前三甲都有该校学子的名字。
市二职学生技能不仅体现在赛事中,更能运用于实际生产。浙江省首届“企业出题,学校选题,教师析题,学生破题”创新比赛中,市二职师生团队荣获一等奖,这也是温州地区唯一的一等奖。
市二职师生们破解的是嘉利特荏原泵业有限公司提出的“如何解决麻花钻刃磨检测”的实际问题。麻花钻刃磨是否准确一般以目测形式来判别,这对于新手来说有很大难度,该校张志文、彭伟等5个学生在郑小勇和林仕旦老师的指导下,利用所学知识以及学校具有的数控专业实训设备,发明了“麻花钻刃磨检测仪”。这种检测仪具备结构简单、价格低廉、使用方便等特点,目前已经在嘉利特荏原公司广泛运用,该公司工程师刘显刚对检测仪在实际生产线中发挥的作用给予很高的评价。
竞赛中喜人的成绩,历届毕业生在企业里的良好表现,让市二职“数控”名声越来越响亮。
“每年毕业生都供不应求呢。”郑小勇笑着说,每年有不少企业在毕业时间前两三个月到学校预定名额。
数控实训基地投入逾1500万元
“这2个教室原来是钳工室,这一台台设备都是我们老师自己搭建起来的,当时的条件确实很艰苦。”郑小勇说,早年的毕业生返校,看到如今设备先进齐全的数控实训基地,不断感叹“如今的学弟学妹真幸福”。
据了解,近年来该校投入1500余万元,创建了占地面积2100平方米数控实训基地,打造了普通车床、数控车床、数控铣床三大车间,拥有普通车床24台,数控车床20台,数控铣床10台,钳工室32个工位,实验室1个等。
在数控实训基地不断壮大的同时,该校还引入先进的管理理念,如模拟企业生产的班级轮训制度和6S管理制度。在每个车间,记者都看到了一块车间实训管理看板,上面设有表扬区和通报区,对学生是否穿工作服、材料摆放、地面清理等项目的考核进行公布。
“学校不仅要培养技能,还要提高学生的素养,通过这些制度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产习惯,这些小细节对日后的工作是很有影响的。”郑小勇说。
“除了投入重资为学生打造实训基地外,我校非常重视产学结合的教学模式,校企合作是重要载体。”潘飞燕说,近年来,该校数控专业的社会声誉越来越好,与学校合作的企业不断增加,合作程度从原来的学生实习、就业不断深入到技术指导层面。目前,该校已同瑞立、瑞明等知名企业建立合作,其中与中日合资企业嘉利特荏原泵业有限公司建立了卓有成效的合作关系。
2006年12月,学校与嘉利特荏原泵业有限公司进行校外实习基地合作,并签定了校企合作协议。2011年9月,“嘉利特荏原”出资为该校高二、高三段学生设立“嘉利特荏原—诒浩”奖学金,从德育表现、课程学习、各类比赛、社会实践四个方面考核学生,激励学子勤奋学习。
学生和家长
有话说
郑庆宇(学生):我今年高三了,原本可以到企业实习,但我要准备温州市学生技能大赛,这段时间在学校强化训练。学校里设备很齐全,老师也教得用心,学到的不仅仅是书本上的理论知识,更多的是实实在在的技术。当初中考成绩不理想到了二职,原本觉得很没面子,现在我可不这么认为了,每年那么多人挤着考大学,就业压力大,而我学了一门手艺,社会上也正缺技术工,不怕毕业后没饭吃。
肖光富(2006级毕业生):我是市二职机电专业毕业生,毕业后到瑞安一家外资企业上班,如今在省外大企业做技术指导师。我觉得学校的专业培训给我的工作带来很大帮助,所学的工作技能让我在前期工作中更容易上手。
黄文秋(学生吴蕾奔妈妈):儿子从小爱动手,一般小朋友买的都是成品飞机、汽车玩具,而他要买零件,然后自己动手安装。上了普通高中后,他的文化科成绩表现平平,读了一段时间后,他告诉我们要转学到市二职学技术。刚开始,我们对这所学校不了解,不同意,如今他在数控专业已经学了1年多,事实证明当初的选择是正确的——学校的管理很严格,老师也很关心学生,儿子找到了爱好,学得很认真,还获得了奖学金。最让我高兴的是,原本缺乏自信的儿子仿佛变了一个人,可能是专业技术表现好以及老师的表扬让他找到了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