塘川街上,美容院“卡娃”街头拉客,不少女性“上钩”
打着免费的幌子其实很坑人
■记者 苏盈盈
“你好,今天我们店里做活动,可享受一次免费美容,我带你去试一下……”近日,在塘下镇塘川街上,有几个拿着美容院优惠卡的“卡娃”,他们一见到女性就上前搭讪,并推销“免费”美容项目。
昨日,记者从塘下工商分局获悉,近期该局接到了不少美容消费投诉。记者邀请到工商投诉的消费者小洁(15岁,化名)和林女士,她们用各自的消费经历告诉大家,免费美容套餐其实很坑人。
“免费美容”让15岁少女花去1236元
15岁的小洁是新瑞安人,父母在塘下务工。日前,她和朋友去塘川街逛街,途中被拿着优惠卡推销美容产品的“卡娃”拦下,并说当天美容店有活动,可享受免费体验。就这样,小洁和朋友被带到一家位于小巷里的美容店。
工作人员往小洁脸上涂抹东西,涂了半张脸后,对方说做美容是免费的,但使用的产品需288元。看到小洁诧异的表情,工作人员又鼓吹该种产品能有效祛除痘痘,并建议小洁办卡以享受优惠。
一边鼓吹产品功效,一边游说,小洁信以为真,尽管身边没带足钱,她还是向朋友借了钱,办了一张1236元的消费卡。
“她一走出美容院就后悔了,一进家门便哭了。”小洁的叔叔彭先生告诉记者,得知情况后,家人愤愤不平,于是向工商部门投诉。经过调解,最终拿回了948元,店家称288元是使用美容产品的费用,不可退。
“就当花288元买个教训,大家千万不要再上当啦。”彭先生说。
朴实妇女花半年积蓄办美容卡
无独有偶,夫妻俩在塘下打工的林女士被“免费美容”坑了大半年的积蓄。几日前,林女士到塘川街逛街,也被盛情推销的“卡娃”拉住,以“店家有活动,可领礼品”为噱头把林女士带到同一家美容店。
到了美容店,工作人员热情地给林女士做免费皮肤测试。“我想免费测试一下也无妨,反正没损失,测试完后他们就说我皮肤不好,有些暗淡,一定要用店里的护肤品才行。”林女士说,在众人你一言我一语的劝说下,她居然同意办理一张6900元的美容卡。
由于当时林女士没有带这么多钱,于是店员跟着林女士回家再一起去银行取钱。
花了钱后林女士就后悔了,但她一直不敢告诉丈夫魏先生,直到魏先生拿着存折去银行存钱时才发现账户上少了6900元。
“那是我们夫妻俩省吃俭用半年多的积蓄,她居然全砸到美容院了。”说起此事,魏先生一脸气愤,他说妻子平时很朴素,连护肤品都没用,更别说去美容院,“真不知道店里是怎么对她洗脑的。”
心有不甘的魏先生去店里理论无果,于是向工商部门投诉,经过调解,店家称3000元属于美容产品消费,只同意退还3900元。
不要被“免费”噱头迷惑
“对于这种街头推销方式,绝对不能‘心太软’,要相信天上不会掉馅饼。”塘下工商分局工作人员说,女性消费者要提高自己的分辨、识骗能力,不要轻易被“免费”、“优惠”等噱头所迷惑。
根据几年来相关美容投诉的案例,市消保委也向消费者发出消费警示,揭穿美容院免费美容后面的三连环陷阱:首先,用“免费”大旗做诱饵,上街招揽顾客上门;接着,和声细语聊出底儿,让你在不知不觉中放松了警惕,在跟你聊熟后,便会在你的脸上使劲挑毛病;最后建议你选用某种特效产品,称效果会更好,而选用这些所谓的特效产品自然是要花钱的。另外,美容院让你选择一项免费美容服务时会叫你在服务项目上打钩或签字,其实这是陷阱,一旦消费者投诉,他们会说这些美容项目是消费者同意的。
工商部门提醒广大消费者,尽量去信誉好、证照全的美容院,一定要索取发票,发票是保护你合法权益的重要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