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卫生应急工作迎“省考”
日常监管不懈怠 超前预警促长效
■记者 陈丹丹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卫生应急工作便是这个“兵”,一旦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这个保卫社会经济和民生安全的“兵”将发挥其不可估量的作用。
自2011年以来,我市将省级卫生应急示范市创建工作纳入主要工作目标,严格按照创建标准,立足高起点,坚持高标准,进一步强化组织领导、加大财政投入、落实责任分工,卫生应急体系日趋完善,应急能力不断提升,应急工作管理水平显著增强。
日前,省卫生厅组织专家对我市“省级卫生应急示范市”创建情况进行调研,并充分肯定我市创建成效。
从“起跑线”抓起 完善管理机制
卫生应急工作的重点在基层,难点也在基层,基层工作越扎实,先期处理越到位,很多突发事件就能控制和消灭在萌芽状态。为此,我市强抓卫生应急日常监管不懈怠,构建高效的卫生应急体系。
自创建工作开展以来,我市先后制定出台《瑞安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瑞安市突发公共事件医疗救援应急预案》和《瑞安市重大传染病疫情应急预案》,并建立健全食物中毒、职业中毒及人感染H7N9禽流感等20余项预案。
同时,市疾控中心、市人民医院等医疗卫生单位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卫生应急技术方案或工作预案,确保预案更具针对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15个镇街积极开展卫生应急示范镇街创建工作,目前均通过验收,建成率达100%,进一步健全基层卫生应急网络。
10月30日,市120急救调度指挥中心正式启用并投入运行,该中心整合全市120急救医疗资源,构建了一个反应快捷、覆盖城乡、安全高效的“1+9”(即1个120急救中心、9个急救站点)院前急救网络,并建立起应急指挥决策系统,实现全市所有镇街全覆盖,有效提升我市应急指挥决策能力。
超前预警机制 提升保障能力
目前,我市卫生应急工作网络健全,各级各类卫生应急队伍齐全,医疗救治能力和卫生应急保障水平较高。近年来,全市无重大食物中毒、职业中毒事件发生,各类传染病都能得到有效防控,这得益于我市应急管理工作中的超前预警机制。
在日常应急管理工作中,市疾控中心、市卫生监督所不定期地对各医疗机构传染病防控措施落实情况进行指导和监督,督促各医疗卫生单位认真落实预检分诊制度,全市开设腹泻病门诊医疗机构15家,共采集样本1600余份。
针对近年来公共卫生事件的报告、处置以及卫生应急演练活动,我市及时组织相关人员,对处置工作和演练活动进行总结评估,及时提炼卫生应急处置工作经验,查找问题和不足。同时邀请省、温州专家对我市修订的三大卫生预案及“菲特”台风应对情况进行评估,提出有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
为增强部门间协调和应急联动能力,我市多部门联合,多次组织开展人感染H7N9禽流感应急处置、全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综合处置等演练。同时,市应急办还组织开展卫生应急救援知识培训及大比武活动,有效增强医务人员的救护知识储备和现场救护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