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002版:聚焦点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交通治堵工程成今年头号民生实事工程
“堵局”难题,今年怎么破?
年内新增公共停车泊位800个,至少新增公共自行车服务网点40个
新增43个公共自行车服务网点规划布点图

    交通治堵工程成今年头号民生实事工程

    “堵局”难题,今年怎么破?

    年内新增公共停车泊位800个,至少新增公共自行车服务网点40个

    编者按:幸福瑞安,民生为重。百姓生活中的点滴小事,维系着民心,凝聚着民意。今年“两会”期间,市委、市政府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紧紧围绕交通、教育、医疗、环境、住房等方面,推出涉及群众利益的十大民生实事工程,增强人民群众幸福感和安全感,建设幸福瑞安。从今日起,本报推出“关注2014年十大民生实事工程”专栏,和读者一起展望各项惠民实事对市民生活的改变和影响,敬请关注。

    ■记者 项乐茹

    交通拥堵已成为我市严重的“城市病”,今年十大民生实事工程之首就是“治堵”。“堵局”怎么治,能缓解多少堵情,为老百姓带来多少出行便利……这一个个难题既是老百姓关心的民生话题,也考验当政者的智慧。

    今年,我市给出的答案是:新增公共停车泊位800个,至少新增公共自行车服务网点40个,改善交叉口7处,打通断头路5条,完成红绿灯智能化改造50处等。

    [“堵局”现状]

    停车位“载”不下

    新增汽车量

    迅速增长的机动车保有量既彰显了我市蓬勃的经济动力和强大的消费能力,但日益突出的行车难、停车难问题也日趋严重。

    市车管所统计数据显示,到2013年年底,全市机动车保有量已超过37万辆,汽车保有量则突破24万辆,同比增长了13.34%。

    “去年一年新增3.8万辆汽车,2014年预计汽车保有量突破27万辆。”市车管所所长余建修说。

    近10年,我市机动车保有量一直“噌噌噌”地往上蹿,特别是汽车保有量更是以每年2万辆以上的速度激增:2000年前,我市汽车总数尚未过1万辆,但从2004年至2010年,汽车保有量平均年增长率为15%,而且7年里的年增长绝对数都在2万辆以上。2008年1月底,我市汽车保有量突破10万辆大关;2010年8月份突破15万辆;2012年5月份突破20万辆。

    车辆的逐日激增与滞后的城市路网建设矛盾日益突出,致使城区每条道路几乎都在超负荷运行。而停车场所的不足,使得堵情“雪上加霜”。

    有数据显示,目前市区内共有停车场所110处,已施划线允许占用道路停车35条,共计1.8万个车位。但是经过初步统计,市区小汽车拥有量约7万辆,远远不能满足停车需求。

    在很多城市中,缓解交通拥堵的一剂良药是大力发展公共交通。然而,瑞安还不够方便、快捷的公共交通系统,让很多市民宁愿开车出行。据了解,目前市区共有公交线路14条(不含A1、A2、A3),公交车辆192辆,每天承担着9万人次出行。

    已有的市区14条公交线路,覆盖了70%的城区街道,但仅有4条线路延伸至农村镇街。虽然我市已开通市区至塘下A1线、市区至火车站A2线、市区至飞云A3线3条城乡客运公交线路,但远远不能满足全市其他镇街市民出行的需求。据了解,我市公交出行分担率不到10%,而国内先进城市公交出行率能达到40%以上,国外发达城市公交分担率可以达到85%。

    [今年计划] 多管齐下破解城市“堵局”

    路口难行,公交不便,出租难打,行人乱闯,闹市区堵车成了常事,新建道路被新增车辆瓜分,这些都是不可否认的“堵城”现状。随着市区“堵”局愈演愈烈,今年我市将有哪些“治堵方案”可以化解这个局?

    打通断头路和瓶颈路

    治理拥堵,完善城市道路路网、加快改善行车条件显得尤为重要。

    记者从市治堵办了解到,今年我市将首先对7处交叉口进行改造,即隆山东路与东新公路交叉口改造优化、瑞祥大道与院士路交叉口改造、莘阳大道与镇府路交叉口改造、104国道与飞云南都路交叉口改造、104国道与56省道交叉口改造、56省道与站前大道交叉口改造、 56省道与项岙路口改造。分别采取增加灯控、增加车道、绿化带改造、人行道与机动车道改造等办法展开。

    在城市路网中,除了“主动脉”主干道路外,还有很多作为“毛细血管”的支路。他们看似微小,但影响全局。在2014年十大民生实事工程中,在交通治堵工程方面还提出打通断头(瓶颈)路5条,即滨江大道与瑞湖路连接、滨江大道与滨海大道连接、陈虬路东延、莘阳大道南延、福泉路连接。这相比2013年打通瓶颈路3条的任务有所增多。

    记者在地图上看到,滨江大道以西方向还在建设中,未来将通过旧房拆迁等方式,将滨江大道与瑞湖路连通,形成一条完整的老城区交通环线。“这样将大大缓解老城区内的通行压力。”池祥伟说,而滨江大道另一头,将与滨海大道相连,市民可以由此直奔温州方向,而城区外围也将形成一个大环线,城区内的交通拥堵稍微能松口气。

    增加公共自行车服务点和停车位

    “刚上路时,神清气爽,但是骑着骑着就不对劲了。”这是不少市民体验完公共自行车后的感受。公共自行车服务点不够多,没有专门的自行车道,私家车堵死了公共自行车停放点……许多市民表示,目前公共自行车服务点仅有万松路上10个点、共300辆自行车,明显不够用。

    今年,这一现状将得到改善。我市将至少新增公共自行车服务网点40个,投放公共自行车1000辆。投放范围东至罗阳大道、拱瑞山路,南至陈虬路、滨江大道,西至沿江西路,北至瑞湖路—瑞祥大道。

    “投放点一般设在学校、商场、小区等人流量密集的地方,离公交站点、交通节点较近,每个投放点设24至30辆自行车。”市治堵办综合科科长吴小凯说,新增公共自行车投放点后,市民公共自行车的骑行范围不再仅局限于万松路上,而去医院、办事都可以通过自行车,方便群众出行,缓解城区通行压力。据他介绍,新一批20个投放点已开挖施工,所有新增投放点,预计4月份前全部投入使用,做到2014年覆盖中心城区街道,2015年向乡镇街道延伸。

    据统计,公共自行车开放不到一个月时间,现已办卡1500余张,总借还车7700余次。针对市民普遍反映没有自行车道、私家车占用自行车道等问题,市治堵办表示将同有关部门单位加强管理和基础设施改造。

    在鼓励公共交通方面,我市还将进一步提高公共交通的分担率。根据规划,2014年我市将计划开通通往陶山等方向的公交线路2条,新增公交运力26辆。

    同时,今年我市将逐步开发一批停车位,利用地下空间,计划新增公共停车泊位800个。据住建局规划管理科科长徐启迈介绍,目前市区内公共停车场数量较少,拟建设的停车位分别分布于明镜公园停车场、瑞祥公园停车场及瑞祥广场停车场,以缓解当前不足现状。

    [各方说法]

    市民盼“体面出行”

    对于我市现有的交通状况和治堵方案,不少市民、政协委员献计献策,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政协委员黄万儒:针对我市老城区规划滞后、原有路网结构不尽合理、基础设施投入不足等的现状,应以规划先行与基础突破的方法进行改善。建议挖掘地下行人通道,如市人民医院门口、商城门口。我市建成已通车或在建的过境干道(如飞云江大桥,滨海大道跨江工程),对缓解交通拥堵压力,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增强道路交通运输能力,提升城市综合承载功能,促进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网友“叶涩风起”:治堵作为头号民生实事工程,说明其重要性已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治堵不但靠政府,也要靠大众。目前很多交通行为参与人的素质参差不齐,中国式过马路,机动车互相抢道,违章停车等现象突出,部分市民交通意识和法律观念淡薄,交通素质和意识差。可以通过举办一些活动、出台一些政策倡导大家文明出行。

    网友“吾路索兮”:对于交通出行,市民最盼望的就是能“体面出行”,不要把幸福感都堵没了。在新加坡等国外城市,已经开始推行征收拥堵费,把一些私家车拦在核心区域外,为公共交通开路。我们也可以结合瑞安实际,学习这些城市的治堵经验。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0001版:要闻
   第00002版:聚焦点
   第00003版:最新闻
   第00004版:百姓事
   第00005版:在现场
   第00006版:议事厅
   第00007版:微播报
   第00008版:专 版
   第00009版:温州垟
   第00010版:远望角
   第00011版:玉海楼
   第00012版:专版
   第00013版:广告
   第00014版:车周刊
   第00015版:车周刊
   第00016版:广告
“堵局”难题,今年怎么破?
瑞安日报 聚焦点 00002 “堵局”难题,今年怎么破? 2014-1-22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