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006版:财富榜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理财达人晒出理财新计划
2014,我的“闲钱”投向哪

    理财达人晒出理财新计划

    2014,我的“闲钱”投向哪

    ■记者 项乐茹 首席记者 严小章 实习生 卢奕铨

    “是投身股市,还是选择基金?或者购买固定收益类的理财产品?”最近,刚拿到十万元年终奖的我市某企业主管王女士有点纠结。和她一样,在这个岁末年初,辛苦一年后到手的年终收获,如何打理又成为普通家庭关注的话题。

    2014年,手头“闲钱”的最佳投资去向在哪里?本报记者采访了3位颇具理财之道的瑞安人,晒出他们2014年的投资理财计划,或许对你有所启发。

    银行理财分析师陈炜炜建议:保守型可考虑固定收益率产品

    作为我市一国有银行的理财分析师,从业已9年的陈炜炜每天的工作,就是不断地给身边的朋友和客户做出理财规划。她认为,所有的理财规划都要根据个人的性格、经济水平以及风险承受能力的不同而因人而异。

    陈炜炜说她个人的投资配置思路,基本上是属于保守型。由于工作比较忙碌,她不会考虑需要花时间打理的短线投机类产品。“像某类短线股票就需要时刻盯着,每天研究它的行业、市场情况还有国家的政策形势,根本没有这个时间和精力。”

    其实对于理财,陈炜炜有自己的一套理论——每个人的理财配置就好像一个金字塔,底层主要由流动性强但收益固定的理财产品构成,中间则选择收益率相对高且兼顾一定流动性的,顶层投入一小部分风险高的产品,抱着“试玩”的心理,即使亏了也不至于影响太大,使金字塔呈现一个稳健的结构。

    因此在过去的一年中,陈炜炜基本投资一些风险较小、固定收益类的金融理财产品。“2013年经济下行的情况下,我的投资方案会相对保守。若经济形势上行,我则会调整为较为积极的思路。” 陈炜炜透露,如果操作不当,有时候‘你越理财财越不理你’,理财是要根据自身的情况,合理利用自己的资产去获得目标。

    面对崭新的2014年,陈炜炜表示会延续2013年的投资理念,将闲余资金分别投到几个部分:按日常的资金需求,最少留3个月的资金份额用于活期储蓄或者购买类似的银行理财产品;这部分投资能够维持较好的流动性;第二部分则会投向一些固定收益率的产品,所占投资比例在1/3以上;剩下的一小部分会在自己的承受范围内,投资风险相对较高、收益率高的产品,比如股票或基金。

    另外,陈炜炜还会投入部分资金在基金定投和保险产品上。“我每月都会在基金或黄金定投上有2000元至3000元的固定支出,强迫自己进行储蓄,支持日后可能的大额资金支出。”陈炜炜说,考虑到基金定投的风险因素,她始终选择做长线投资。而选择保险产品,也是一种保障,而不是获得。

    作为专业的理财分析师,她也犯起“职业病”来提醒普通的理财市民,新一年的理财计划要注重保持达到资金流动性和收益的平衡。“像很多人觉得投资黄金可保值可收藏,但2013年的情况证明很多人低估了它的风险。理财最忌讳只追求高收益率而不顾产品类型。如果投资者不能判断,投资前最好要先咨询理财师。”

    资深金融从业者老张建议:稳健型可考虑基金

    昨日,在一写字楼办公室,见到了老张。在其办公桌上,摆放着多台笔记本、台式电脑,老张正盯着电脑,查看金融走势,典型的金融人士桌面摆设、行为。

    老张,其实一点都不老,还很年轻,今年才35岁,之所以叫他“老张”,因为他在自己的行业圈子内,已是“老”资格了,从业十多年,现为一家金融单位的相关负责人。另一个原因,就是老张自己所要求。起初,当记者提出采访要求时,老张有所顾虑,不过经记者再三要求,老张答应接受采访,因“圈子较小,要低调”,他唯一要求就是不能出现姓名,他便成了“老张”。

    “低调”,如果定义投资行为的话,或许可以理解为偏好稳健。稳健也是老张自己的投资理念。

    在10余年从业经历中,老张如许多金融从业人员一样,投资过股票、买过理财产品、重点关注期货。在上一波股票大牛市中,老张曾亲身经历,但因担心股市泡沫、害怕风险,他在2006年就抽身,退出了股市。“我是偏好稳健,可以这么说,投资比较保守的人。”老张首先这样定义自己的风险偏好。

    2013年,老张投资100万元于一款期货对冲型基金,一年收益29.7%,加上年薪等,老张计划今年拿出170万元用于投资、增值。

    “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这是投资界的一句至理名言,说的是投资需要分解风险。或许是职业特性,老张今年的投资计划贯穿这个理念,投资项目比去年将更多元。

    在老张今年投资计划中,基金依然是重仓,其中期货对冲型基金则是首选,老张计划将投资额增至120万元,并将投资20万元的新配置购票型基。

    “还是个人风险偏好吧。”老张这样谈及钟情期货对冲型基金的原因,期货对冲型基金规避了突发因素,寻找高估及低估的品种,使价格回归合理水平,从而实现稳定收益。它的风险大于债券型基金、又小于股票型基金。期货对冲型基金最大亏损不超过15%,收益一般在10%-40%之间。“这样既能获得一定受益,即使亏损也在自己的承受范围之内。”老张说。

    在老张的今年投资计划目录中,新增了一项股票。老张自2006年退出股市后,在去年11月底开始小金额投资股市。老张说,这是今年基于对宏观经济面及大盘技术面判断。于是,他计划今年拿出5万元投入股市。“如今,这种投资规模的风险我是可以接受的。”老张再次谈及风险。

    “无论投资任何品种,我认为要始终把控制风险放在首位,尽量把风险控制在自己可承受范围之内。”老张说。

    此外,老张还将投资10万元购买银行理财产品,保持一定的现金流;剩余的15万元将用于进修、旅游等活动,进行增值,开阔眼界。

    文化传媒公司老板赵东良建议:或可考虑收藏字画奇石

    周五的午后,文化传媒公司董事长赵东良和朋友惬意地喝茶聊天,他刚刚把一幅价值不菲的字画收入囊中。

    “是温州国画大师刘旦宅的作品《龙马精神》,我个人特别喜欢,看好它的升值空间。”刚收获藏品的赵东良喜形于色,津津乐道起他的收藏经。

    和多数将资产交由银行专业人士打理,或投资股市、房地产等不同,赵东良的闲钱理财思路颇富文化韵味,他将收藏字画、奇石视为自己最大的投资爱好。“我觉得投资股票基金风险大,而收藏则相对保值,像矿产资源总是日渐枯竭,收藏爱好者却越来越多,藏品的价值就会只升不降,是一种保值、增值的方式。”

    从2010年开始,受到周遭朋友的影响,赵东良开始涉足字画、奇石收藏。从收藏第一幅字画开始,他陆陆续续从各地淘来的各式藏品已经摆满了书房,藏品金额也从几千元到几十万元不等,看到心仪的藏品,甚至会多次登门拜访求购。

    很多人会觉得收藏古玩珍品是个技术活,没有一双“火眼金睛”玩不转。赵东良说,玩收藏的确要以一定的知识贮备为基础,多看多学多交流。

    身为文化传媒公司的老板,他也常常借助公司的平台邀请收藏爱好者,互相沟通交流收藏信息,成为他收藏渠道的一大来源。

    收藏的目的之一是为了增值,在这方面赵东良也有了自己的一点心得。他曾经收藏了一块石头,价值约15万元左右。通过人脉关系,他邀请师傅雕刻加工成工艺品,转手时石头的“身价”已涨到了20万元。

    在收藏界,很多藏品价值可能达几十万、上百万元,有一定收藏门槛。那普通的工薪阶层能否用小额的闲余资金投入收藏呢?

    赵东良说,初涉收藏领域的爱好者,可以从价格不高的小品起步,比如买入3000元左右的字画,放在家里至少可以保值,日后逐步积累经验,练就眼光,再涉足中高档藏品。“收藏者还是要考虑自己的经济能力量力而行,而且最好专攻一项或两项,切勿贪高求大。”

    新的一年,赵东良还会继续不断扩充自己的收藏柜。他还计划以字画、奇石收藏为媒介,与文化公司的经营文化相结合,进一步挖掘收藏价值和经济效益。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0001版:要闻
   第00002版:最新闻
   第00003版:最新闻
   第00004版:聚焦点
   第00005版:在现场
   第00006版:财富榜
   第00007版:微播报
   第00008版:百姓事
   第00009版:人物志
   第00010版:认知墙
   第00011版:云江潮
   第00012版:实验室
   第00013版:广 告
   第00014版:金周刊
   第00015版:金周刊
   第00016版:广 告
2014,我的“闲钱”投向哪
股票
瑞安日报 财富榜 00006 2014,我的“闲钱”投向哪 2014-1-28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