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009版:人物志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移民路长 故乡情深
——访西班牙巴塞罗那富进集团董事长王云龙

    移民路长  故乡情深

    ——访西班牙巴塞罗那富进集团董事长王云龙

    ■记者 黄君君 文/图

    他穷怕了,毅然选择出国,荷兰、西班牙、意大利等欧洲国家都留下了他奋斗的足迹;

    他勤劳肯干,踏实好学,短短半年,就从默默无闻的洗碗工变成高档饭店的掌勺大厨;

    他敢当吃螃蟹的第一人,揣着多年的积蓄和筹借的资金,为人之不敢为,开设了萨沃纳的第一家中国餐馆,赚进了创业的第一桶金;

    他有冲劲,有韧劲,更有成功的决心,进军完全陌生的箱包行业,即使交了大笔的学费,却是撞了南墙心不死,最终在欧洲市场上占据了一席之地;

    如今,他致富不忘桑梓,用自己的拳拳反哺之心,从事着“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的温馨事业:造桥修路、捐资赈灾、扶贫助学……他用一颗热忱之心表达着“绿叶对根”的情谊。

    他是王云龙,一位敢想敢做,勤恳拼搏的爱国华侨。

    近日,记者有幸在其瑞安的家中采访到了他。

    出大山

    闯欧洲

    1964年,王云龙出生在枫岭西龙村。六七十年代,这是一个被大山“吃进去”的地方,四周群山环绕,交通不便,无论是东去湖岭、南下高楼、西越玉壶、北上汤垟等集镇,都得跋山涉水20多公里。那里的人世代相传着三件宝:“火篾当灯点,火笼当棉袄,番薯丝吃到老。”

    出生在穷乡僻壤,家中兄弟姐妹7人,全靠父亲一个劳动力维持生计,幼年时的王云龙深深体会到贫穷的可怕。身为家中的长子,王云龙坚持读完了高中。虽然那时还是可以安排工作的年代,可穷到叮当响的王家却拿不出一丝一毫的闲钱去走关系,王云龙无奈待业在家。

    “难道一辈子都在穷困中度过?”成年后的王云龙一心想要跳出山沟沟,“去当兵吧!”当时,服完3年兵役就能安排工作,王云龙就开始掰着手指等待征兵的日子。可等待是漫长的,看着家里日渐拮据,王云龙心中挣扎万分。“出国就能赚钱。”在父亲的坚持下,王云龙最终放弃等待转而央求侨居荷兰的表哥为他办理出国手续。1986年,在表哥张永首的牵引下,他的护照批下来了!一张为期三个月的探亲签证,从此拉开了王云龙在海外奋斗的人生!

    穷不怕  押行李

    在荷兰,王云龙顺理成章地在表哥的餐馆里帮忙,陌生的环境中,所幸有表哥在一旁帮扶,表哥不仅将厨房经验倾囊相授,还介绍了不少有关欧洲的风土人情,这为王云龙以后在欧洲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由于当初办理的是3个月的探亲签证,“如何留在欧洲”成为王云龙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临近到期,表哥通过各种方式又为王云龙拿到了西班牙的旅游签证。

    在西班牙,已经熟知厨房流程的王云龙很快在一家饭店找到了工作,做一名洗碗工。这对高中毕业的王云龙来说意味着要放下自己的“书生意气”,可是摆在他面前的已经是“活着”或者“饿死”,“穷困一生”或者“改变未来”的选择,于是他撩起袖子安心干起了洗盘子的工作。“是金子总会发光的。”仅仅半年时间,王云龙凭借自己的吃苦耐劳,勤奋好学,受到了饭店大厨的赏识,逐渐从一名默默无闻的洗碗工变成了掌勺的大厨。

    “在陌生的国度颠沛流离还是拥有居留权?”无疑,王云龙遇到了一个好时候。1987年意大利大赦,王云龙在工友的帮助下,来到意大利,并拿到了居留许可证。“到了意大利可谓是人生地不熟,不懂意大利语的我就坐在出租车上手舞足蹈地指挥司机往前开,直到看见了有汉字的地方才下车。”王云龙依稀记得当时他把行李抵押给店家,才得以支付了车费。

    安定下来以后,他从当工人学基本功开始,一步一个脚印走进一个又一个陌生的行业。

    辟蹊径  掌餐馆

    “宁肯做穷老板也不愿意做高薪打工仔”,这句话也许真正地反映出温州人从骨子里面透露出来的创业决心。1990年,早就意识到长期打工不是出路的王云龙,靠着多年打工赚来的积蓄,再向亲戚朋友筹借一部分资金,顶着巨大的舆论压力,单枪匹马闯进了当时谁都不敢去开餐馆的意大利西北小镇——萨沃纳。在当时,萨沃纳是中国餐馆的一个禁忌,此前有一位华侨开设的中国餐馆让几个当地人吃坏了肚子,致使当地中国餐馆的生意一落千丈,许多餐馆一夜倒闭。之后,再没有人敢到这里开餐馆。在众人皆觉得这无疑是个死局的时候,王云龙却有信心能够在萨沃纳闯出一片天地。

    凭着多年的餐馆工作经验,王云龙亲自掌勺,开设了自己的第一家餐馆——华园饭店。“我把以前工作的饭店管理方法学了过来,消费价格低了近一半。”王云龙说,星级酒店的管理方式,温馨亲切的服务态度,物美价廉的中国菜肴,一时间饭店生意异常红火,常常宾客满堂。王云龙犹记得一年年末,由于生意太过火爆,自己直接累倒在地,当时“婉拒客人”成为华园饭店最重要的功课。

    在萨沃纳的成功,让王云龙尝到了创业的喜悦。第三年,王云龙又在相邻的小镇奥皮莎开了连锁饭店。经过多年的努力,尝尽游子艰辛的王云龙终于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

    撞南墙  头不回

    1997年,几个亲朋好友透露出一个重要的商业信息:在西班牙,箱包的消费市场很大,而商家不多,厂家更少,大有供不应求的趋势。听闻这个消息,王云龙迅速在脑海中勾画出一幅新的发展蓝图,“抓住这个机会。”凭着一股闯劲和对未来的美好期许,王云龙迅速做出了人生道路上又一个重大的决定——移民西班牙。

    从一位掌勺的大厨转做箱包贸易的商人,王云龙首先为这巨大转换付出了惨重代价。由于缺乏对皮革业的了解,不熟悉经营模式加上恶劣的市场竞争,头一年,王云龙亏损得几近倾家荡产。

    “撞了南墙心不死,摔了跟头不回头。”即使交了一笔可观的学费,王云龙也没有放弃箱包业。“我们温州人天生就有一股闯劲。”于是他重整旗鼓,转战巴塞罗那。凭着一年多以来在市场上摸索到的实践经验,加上对流行趋势和消费者心理的了解,王云龙顺利地重新注册了“新世纪皮具有限公司”。

    新世纪皮具最先的货源来自意大利,可随着更多的中国商人和中国商品拥塞充斥着巴塞罗那,整个市场通货膨胀,饱和不堪。面对恶劣的市场环境,王云龙再一次看到了“绝处的生机”。从1999年起,王云龙决定直接从中国进货。从此,新世纪皮具开始涉足真正意义上的进出口领域。每年都有为数不少的货柜订单源源不断地落到中国各专业厂家,随即中国制作、欧洲款式的各种皮具一批又一批地运往西班牙。

    站稳了脚步,那么就等着“开疆辟土”了。2004年,王云龙在巴塞罗那的工业区巴达罗纳开设了第二家贸易公司。随着事业的不断发展,2009年,他又成立了西班牙巴塞罗那“富进集团”。

    故乡情  无相忘

    回首往事,王云龙感慨良多:“意大利是我海外创业的发源地,西班牙是我另一个事业的开端,并在这个国家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我在这两个国家分别生活了十几年,那里的土地上流过我辛劳的汗水,留下我生活的足迹。它们让我品尝过人生道路上的酸甜苦辣,也给我带来了发展的希望和成功的喜悦。”凭着闯荡天下的勇气和坚持不懈的努力,王云龙终于改变了自己的人生。

    事业的成功,让王云龙更加主动热情地参加各类爱国护侨活动。他身在海外,却始终情系家乡。多年来,王云龙慷慨解囊,为家乡造桥修路、捐资赈灾、扶贫助学等公益事业出了不少资金。瑞枫线桂峰段道路建设、枫岭乡定向建设、汶川地震捐资、玉树地震捐资、资助高考贫困学生、资助残疾孤儿等都有着王云龙夫妻俩的身影。从2008年至2013年,王云龙夫妻俩就为祖国公益事业共捐资145万元。

    近些日子,正好回国在家的王云龙又为家乡修路募集到100多万元的资金。“我只是尽我所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虽然在海外生活了很长一段时间,但我的心依旧是中国心,俗话说‘叶落归根’,我为能为家乡的建设出一些绵薄之力而感到由衷的高兴。其实,在海外越久,越难忘生我养我的这片土地。我们这些游子,无论身在何处,都永远忘不了自己的根在中国。”王云龙说。

    王云龙名片

    富进集团董事长,西班牙瑞安经贸总会理事长、常务副会长,西班牙巴塞罗那中华总商会主席团主席、秘书长,瑞安慈善总会高楼分会名誉会长,瑞安市海外联谊会、侨乡总会副会长。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0001版:要闻
   第00002版:最新闻
   第00003版:最新闻
   第00004版:聚焦点
   第00005版:在现场
   第00006版:财富榜
   第00007版:微播报
   第00008版:百姓事
   第00009版:人物志
   第00010版:认知墙
   第00011版:云江潮
   第00012版:实验室
   第00013版:广 告
   第00014版:金周刊
   第00015版:金周刊
   第00016版:广 告
移民路长 故乡情深
瑞安日报 人物志 00009 移民路长 故乡情深 2014-1-28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