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003版:聚焦点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农村
电商今年
扶持10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发展电商业务
两位市民正在网上挑选购蔬菜

    农村

    电商

    今年

    怎么走?

    扶持10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发展电商业务

    ■记者 项乐茹 实习生 卢奕铨/文 见习记者 陈立波/图

    一根网线,一台电脑,把买家和卖家连在了一起。电子商务的神奇魔力,给了新时代农民新思路和新启发。过去田头耕作、苦于销售的他们,尝试着通过电子商务,拓宽本土农特产品销售渠道,实现增收致富。

    今年,我市将农村电子商务培育工程列入十大民生实事工程,扶持10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和第三方平台开展电子商务业务等一系列举措,将助力电子商务进农村驶入快车道。

    [试水]

    农产品网销的电商试验

    凌晨6时,家住东山街道的种植户熊小林早早起床,他要将昨天从田里采摘的100公斤油冬菜运送至瑞安好派多网上菜场的配菜仓库。熊小林成为该网上菜场的供货商后,蔬菜收购价普遍比市场价高了10%。“像油冬菜,市场里收购价每公斤10元,这里12元,还让我多了一条销售渠道。”

    熊小林口中的好派多网上菜场,是我市本土的一家销售蔬菜、农产品的电商网站。湖岭牛肉、马屿的蔬菜草莓、东山渔港码头的海鲜……在这里,市民可以轻松购买到来自瑞安各地的新鲜农产品。据“好派多”负责人吴仕伟介绍,网上菜场于去年4月份正式上线,已与十余家本土农业合作社、种植户形成了供货合作关系。

    “农产品网销的最大优势在于订单化模式,帮助农户打开了销路,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农产品滞销问题。”吴仕伟解释,当前农户最大的烦恼就是滞销。由于农户常年扎根田头 ,对市场的信息不对称,一旦采摘量多于需求量,就会造成产品滞销,导致损失和浪费。

    而借助电子商务平台的数据反馈,吴仕伟的团队可以制定出相应的订单计划,向农户们进货。农户们可以根据订单量按需采摘、生产,从而防止农产品滞销。

    目前,运营已8个多月的“好派多”网上菜场已有注册会员6000余名,日均订单量200余单,日销售额3万元,总销售额突破800万元。“农业与电子商务相结合,能带动整个农产品产业链的发展,为农户们找到新的出路。”看好农村电商的发展潜力,吴仕伟计划进一步扩大规模,与更多的农户开展合作。

    [现状]

    电商进农村遭遇难题多

    农村是电子商务的最后一块处女地,它的巨大潜力越来越得到普通农户们的关注。但正准备进军电商的农户们,也遇到了层层考验和困惑。

    顺泰毛芋合作社负责人林志寅就是其中一位。头脑活络的他,搞过农家乐,组过蔬菜联盟,也早就瞄上了电子商务这块蛋糕。

    早在几年前,看好电商的发展趋势,林志寅联系上阿里巴巴,想要进驻销售农产品。可阿里巴巴提出的“门槛”让他望而却步:“他们要求合作社的产值规模达到百万元以上,而我们当时只能做到几十万元。”

    从阿里巴巴平台进驻电商的途径被堵,摆在林志寅面前的还有物流成本问题。“我们量太少,没有物流公司肯合作,一单单送到马屿镇中心的快递公司,配送成本太高。”不给力的物流成为电商进农村绕不开的难关,农产品保鲜问题也困扰着大部分农户。

    前不久,林志寅与温州一家电子商务公司达成合作意向。由该公司负责开发网站和微信平台,搭建网销渠道。届时可实现手机点点,就能下订单发货。“这只是迈出了第一步,如果物流配送等问题不解决,我们还是只能小规模发货,难成气候。”林志寅说。

    同样的困惑,不少农户们都遭遇过。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相比可半加工的农特产品,新鲜的农作物搬上网络的难度更大。另外,电商人才的欠缺、相关技术的培训,以及农户们意识观念的更新和转变,都是目前我市电商进农村亟需解决的问题。“目前瑞安很多农户都形成了合作社,扩大生产规模却没有扩大销售规模,只顾做大忽视做强。”吴仕伟说。

    [举措]

    开展农村电商培育工程

    有报道显示,2013年淘宝网农产品交易商家数量已达到了100万家,近三年交易额从30多亿元增加到近500亿元。交易额的逐年猛增,显示出农产品电商模式的巨大潜力。

    对于瑞安来说,农特产品资源丰富,品种多、品牌多,拥有一定的农产品网销基础,但农村电子商务刚刚起步,农业企业发展电商意识薄弱,技术欠缺。为推动电子商务进农村驶入发展快车道,我市今年将针对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展开农村电子商务培育工程。

    据市商务局党组副书记胡晓秋介绍,鉴于当前很多农户对电商仍不了解、知识欠缺的情况,该局将联合市委组织部,对全市1000名村干部、大学生“村官”和50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负责人进行电商培训。通过资金补助和基础知识培训等方式,普及入网知识,提高运用网络能力,帮助农户应用电子商务拓展市场。“去年,我们组织培训活动在农村远程教育网上播放了丽水遂昌的电商模式,全市约2万人参加学习后,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胡晓秋说,今年将提高培训质量和针对性。

    另外,市商务局也将与市农办、团市委合作,对我市农村电子商务企业展开市场调研,扶持一批有一定基础、发展潜力大的龙头企业。“我们计划扶持10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和第三方平台开展电子商务业务,现在已进入前期调研阶段。”

    “要发展农村电商,偏远山区的物流配送体系也亟待提升,使高楼、湖岭的农产品快速畅通地送达城市。”胡晓秋表示,未来我市将结合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工作,加大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发展适合农产品特点的农村现代物流配送体系。通过网络平台嫁接各种服务于农村的资源,拓展农村信息服务业务。结合“万村千乡”工程,完善网络代购,逐步推进电子商务服务网络向农产品批发市场、中介组织及经营农户延伸,并开展同城配送。

    [声音]

    盼农村电子商务开花结果

    林志寅:我市发展农业网络经济具有良好的“政策”天时和“基础”地利,关键需要扶持发展孵化、整合我市农业网络经济的机构,发挥好“人和”要素。

    对此,建议我市建立农特产网络经济总部,可以通过这个平台对我市农特产进行整合、包装,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自主品牌和集体商标相结合,合作经济与虚拟经济相结合,通过营销渠道电子商务化,实行B2C直接到户销售,减少中间环节,扩大交易覆盖面,让农产品电子商务实现生产者与消费者对接,着力化解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

    网友“少儿大患”:如今网上如“褚橙”、“柳桃”、“潘苹果”等品牌水果都卖得很火。借助名人效应,各位商界大佬在农业网销领域发起进攻。这也给了我们新的思路——打响品牌成为农村电子商务的关键因素之一。依靠优秀的电商品牌,推广优质的农特产品,并注入一定的品牌内涵,可以增加农特产品的附加值,从而实现溢价。

    网友“风铃叮当2013”:对于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其他地区已经为我们提供了许多成功的例子。像丽水的遂昌,原本是山多地少区位优势不明显的小县,通过结合政府、协会、市场的力量,形成了上下联动的发展模式。还有江苏的沙集,通过农户自发地使用市场化的电子商务交易平台,直接对接市场,并带动制造及其他配套产业发展。瑞安发展农村电商,要根据自身特点、资源进行挖掘,走出自己的路子来。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0001版:要闻
   第00002版:最新闻
   第00003版:聚焦点
   第00004版:聚焦点
   第00005版:在现场
   第00006版:微播报
   第00007版:财富榜
   第00008版:百姓事
   第00009版:议事厅
   第00010版:榕树谭
   第00011版:玉海楼
   第00012版:专 版
   第00013版:广告
   第00014版:车周刊
   第00015版:车周刊
   第00016版:车周刊
农村
电商今年
瑞安日报 聚焦点 00003 农村
电商今年
2014-1-29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