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账款 稳军心 列计划
三位瑞商的年关盘算
■记者 项乐茹 陈希林 实习生 卢奕铨
临近马年春节,上班族们揣着因年终奖而变得鼓鼓的荷包,盘算着怎么过好这个年。但是许多企业的当家人把过年视为过“关”,资金、员工、订单……马年春节的年关,瑞商怎么过,过得好吗?是谋划新一年打算,还是忙着讨债?是担忧来年员工,惦记着库存还是忙着转型创新?请看记者发回的故事。
过年对我像闯关
谢永进(浙江立特建筑装潢有限公司董事长)
前几天,听到员工回家对我说“老板明年见!”,看着厂里外来务工人员一个个拿着背包,带着大包小包的新年礼物回家过年,我心里为他们感到高兴的同时还真有点羡慕。
年关到了,对于办企业的老板来说,由于资金、用工等问题,过年就好像一个关口。在关口上,把事情处理好了,新年开春才能更快更好地使公司运行起来。
老板在很多人的眼中,应该是最自由的,想放假就放假,待遇福利自己说了算,但谁又知道每年外来务工人员早早回去过年的时候,老板却还苦苦坚守在工作岗位上。
过去的一年,我的公司从瑞安市建筑装潢公司升格为浙江立特建筑装潢有限公司,这次的升格使我们公司与现有的承包资格对等起来,使公司业务向全国拓展。但升格的同时,公司压力也逐渐变大。去年我还在杭州创办了分公司,并设立了建筑幕墙室内装饰设计研发中心。根据公司日益增长的发展需求,急需招聘大量的高层次技术和管理人才,在年底还有许多准备工作要做,要干到大年三十是肯定的。
作为一个公司的总舵手,你不多动动脑筋,那你的公司将很快被市场所埋没。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动力,全球建筑市场正在朝着绿色建筑的方向转变,绿色建筑设计和施工是今后的发展目标。去年我们推出光伏建筑幕墙、断桥隔热门窗(铝合金隔热门窗)和铝包木隔热门窗产品,这些产品能很好地起到保温、隔音、节能等作用。新的一年,我们还会继续引进和研发出一些新的绿色节能环保的产品,谋求企业的转型升级,而年底就要把这些目标和计划确定下来。
在年底最让人头疼的还是资金问题。建筑行业投入资金大,成本回收慢,往往前期都要自己垫付大部分资金。虽然年底用公司的流动资金保障了工人的工资全部足额发放,但明年开春购买材料、开工费用可都在这些工程款中。这两天,我东奔西跑,都在铆足了劲地催工程款。
这些年,由于房地产市场的管控较为严格,对建筑行业带来了较大的冲击。但我相信凭着“以立己的上乘技术”,公司能在逆境中突围。
稳定军心最重要
卢利明(温州蓝雨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
要过年了,公司里已经放假,生产线也停了,外地员工们也陆续回乡。员工们放假了,身为老板的我却还不能放假,还要天天到公司“报到”,和相关部门进行“头脑风暴”,讨论新一年计划的执行方案。
和其他办企业的朋友们相比,我这两天的日子算是清闲的了,他们大部分都在追债。年末了,很多订单款没到账,还有一大帮员工等着发工资回家过年,都是火烧眉毛的要紧事。
其实,我也有过要不到钱、讨不到债的焦虑。八九年前的某一年除夕,晚上9点了我还饿着肚子追着客户要账。一个不守信用的客户一拖再拖,欠我的500万元订单款迟迟不肯打给我,我当时好说歹说,他终于答应先支付50万元。可到最后竟只打了5万元钱,害我几乎付不出员工工资,只好东拼西凑填补了空缺。那一年的除夕夜,彻夜难眠。
从那之后,我再也不想品尝过年讨债、到处求人的滋味。从2005年开始,我下决心把那些恶意欠款、拖款的客户全部拉入“黑名单”,不再接受他们的订单。要做到这点其实很难,但留着这样的客户对企业发展毫无益处,我狠下心,宁愿产值做低点,求质不求量。
过去的一年,我们蓝雨伞业的产值做到了8000万元,这在全国制伞行业已经算是前列。现如今我的经营理念发生了转变。以前,我们是走性价比高的路线,喜欢接一些大订单来充产值。面对市场竞争的加剧和大环境的影响,势必要寻找新的盈利增长点,提高产品的附加值。
幸好,我们找到了新的方向。去年,我们突破了技术难关,开发个性化的制伞产品品牌,拓展了新的市场领域,这让我们企业全体上下干劲十足。新的目标,新的领域,需要更多的优质人才。这么多年打理企业的经验告诉我,员工才是企业发展的生力军,留住人才就是企业生产力。按时发工资,给足员工福利,稳定军心最重要。
根据这个想法,我们蓝雨成了挺特别的企业。还没到交款期限,就开始催着供货商讨要付款账号要打钱给他们,因为我们的财务要放假啦,员工赶着去年终旅游呢。正因为我们的信用,得到了供货商的支持,在价格上给予优惠。而且有了先前的教训,我现在只做现金不赊账,维持着充足的现金流,员工年终奖和开春开支不再发愁。
列计划谋转型
周松平(市新华胶线厂总经理)
年关临近,这几天我到杭州、上海等地跑了一趟,走访一些老客户,与他们聊聊天、叙叙旧,探讨明年服装行业发展前景,听听他们的看法和意见,顺便带回一些订单,好安排来年的生产计划,在外面马不停蹄地跑了七天,到大年廿六晚上才回来。这两天还与留守的员工一起打扫卫生,把厂房打扫干净过新年。
我的新华胶线厂创办至今已有30多年,是一家以生产松紧线、包纱线等服装辅料配套产品的专业厂家,生产的产品共有80余种。多年来,企业以优质的产品、合理的价格、优良的服务与省内外多家企业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
因受国内外大气候的影响,近几年来服装行业发展呈持续不景气的状况,服装辅料配套行业也出现滑坡现象,公司2013年销售额比上年下降约20%。
服装辅料配套行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近几年来,工人劳动工资连续上涨,迫使一些服装生产企业转向越南、柬埔寨、孟加拉国等东南亚国家生产加工,以降低生产成本。一方面,劳动力成本增加,另一方面,原材料却在持续降价,库存的原材料越多亏损也随之加大,但企业为确保生产所需,必须购进适量的原材料。生产成本的增加,挤压了企业利润空间,使企业的处境变得更为艰难。
与往年相比,今年员工都提早放假回家过年,我的企业在大年廿二就让员工回去了。年底这几天,企业没开工生产,也听不到机器发出的嘈杂声,厂内变得十分安静。虽然厂区安静,我心里却不平静:一开春,企业将又面临一线工人紧缺的情形,我要赶紧加快产业升级,解决用工难题。
为企业更好地适应市场竞争,去年我试图增加投入,购买设备,对企业进行技改,走转型升级之路,以适应未来市场发展需要。去年8月份,我投入资金50万元,购买4台台湾产的先进设备,对生产线进行更新,这些设备自动化程度高,生产的产品质量好,同时能减少员工,如果效益明显好转的话,下步我还会继续加大投入进行技改,以提高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