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居
老旧小区
怎么改?
实施旧住宅区整治三年计划,
今年整治2个以上
■见习记者 潘敏洁/文 王鹏洲/图
宜居,是一座城市的幸福底色。今年,我市把提升居民区环境作为十大民生实事工程之一,将实施旧住宅区整治三年计划,改造、新增公共厕所,为居民打造一个安全舒适的宜居环境,给幸福生活加码。
[计划]
今年完成不少于2个老旧小区整治
在我市,上世纪90年代及之前交付使用的旧住宅区不少,因房屋失管失修、配套设施缺损、环境脏乱差等,居民的日常生活受到较大影响。近年来,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对生活环境质量的要求日益提高,要求整治改造住宅区的意愿愈加强烈,一些住宅区居民纷纷自发组织整治改造。群众的呼声引起了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今年起,我市实施旧住宅区整治三年计划,整治大型旧住宅区10个,其中今年整治2个以上,逐步实现旧住宅区房屋住用安全、基本配套设施齐备、管理维护有效、环境整洁美化的宜居目标。
市三改一拆办规划科科长陈光星表示,旧住宅区整治改造范围为城市(含建制镇)规划区范围内,房屋失管失修、配套设施缺损、环境脏乱差且无房屋征收计划的老旧住宅区。整治改造工作以锦湖街道、玉海街道、安阳街道和塘下镇为重点,以上世纪90年代及之前交付使用的旧住宅区为主要对象。目前,有关镇街上报10个自愿改造的旧住宅区,今年整治对象尚在筛选中。整治改造以满足居民最为迫切的居住需要为中心,充分考虑当地旧住宅区现状、可筹措资金规模等因素,具体内容在实施方案中予以明确。
“整治改造资金暂采取‘政府支持,多元筹资’的形式。发挥政府财政资金的支撑和引导作用,同时,积极争取中央和省级财政对旧住宅区改造及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的专项资金补助。也有可能采取‘以奖代补’形式,具体形式还需要报市政府商议确定。”陈光星说。
陈光星表示,旧住宅区整治改造是一项比较综合的工程,我市将借鉴杭州市老旧住宅区物业管理改善工程实施方案的做法,争取多打造出几个整治示范样板小区。
公共厕所作为居民环境的重要设施,也被列入了居民区环境提升工程项目,今年计划改造市区公共厕所6座;新增市区公共场所流动厕所5座。
据市政园林局副局长余良华介绍,目前,我市共有58座对外免费开放公共厕所,以及10家企事业单位对外开放。“目前,暂定改造位于安康路、隆山路、牛伏岭、小横山、万松西路、第一桥等6座公共厕所,流动厕所将计划选址在公共厕所服务半径未到位的地方,并考虑选址在绿地上,以便有效利用有限的土地空间。”余良华说。
[样板]
后垟住宅区已着手整治
已于去年着手整治的后垟村住宅区被列入今年整治改造计划,相关部门将加大对其整治工程的技术指导,力争打造成整治示范样板小区。
后垟住宅区建于上世纪90年代,占地面积约10公顷,住户达800多户,常住人口2000余人,地处市中心繁华地段,是一个比较典型的旧住宅区。经历岁月侵蚀,后垟住宅区显出种种弊端。“道路脏乱差、停车难、外墙面陈旧、绿化面积少……这些都成了我们住户的心头事。”后垟村村委会主任戈卫东说。
而去年取得的整治成效,多少宽慰了住户的心。据了解,后垟住宅区的整治改造从青松路开始,这条柏油路西至虹桥北路,东至周松路,全长约400米,人来人往,分外热闹。很难想象,不久之前,这条路还是住户们频频“投诉”对象。
“青松路原本是条水泥路,当年为铺设管网而挖了路面,修整后路面变得坑坑洼洼,沿街又摆着各种小摊,典型的‘脏乱差’,一到晚上,通宵达旦经营的大排档,更是闹得居民无法入眠。”戈卫东说。
为改善居住环境,我市投资300多万元对青松路进行“改头换面”。“水泥路全部铺设为柏油路,原本12米的道路拓宽至13米,并且联合相关部门取缔流动摊贩,此外还在路旁一空地上搭建了健身器材,供住户健身锻炼所用。”后垟村村委会副主任戈叶锋说。
西北一角的街头绿地则将成为后垟住宅区又一张锃亮的名片。目前,街头绿地尚在施工阶段,“以后这里将建文化长廊,出入口将设多条石子小路……”戈卫东介绍。据了解,街头绿地占地6亩左右,于去年11月开工建设,预计今年3月份完工。“这块地原本是一座空置的工厂,破旧不堪,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现在由政府征地使用,并规划建设为公园,不仅美化了住宅环境,以后还将成为居民的又一休闲好去处。”戈卫东说。
目前,后垟住宅区属全开放式,外来车辆来往频繁,甚至在附近上班的人都会把车停在这边,令原本就拥挤的道路显得更加拥堵。“今年,我们将尝试半封闭式管理,保障治安的同时,缓解路面拥堵压力,并施划道路交通标线,解决无序停车问题。”戈卫东说,“同时,我们将规划科学合理的开放时间,尽量不影响周边店面生意。”
[声音]
后期管理当重视
政协委员陈镇国:一些老住宅区的多层居住楼没有电梯,这给很多居住者特别是一些老年人生活带来很大不便,建议借鉴上海、广州等地的成功经验,结合我市的实际,尽快出台有关优惠政策,为符合条件的旧楼加装改建提供方便和支持。为避免不同楼层的住户因利益关系而难以形成一致意见,可根据实际情况设计出各种不同的改建方案供业主选择。加装电梯的资金筹措可采取多种方式,关于加装费按楼层分摊的比例可以通过政府相关部门组织的听证会,最后由专家给出参考意见。
网友“布道温”:旧住宅整治改造后的管理维护值得重视,应突出长效管理,有两种物业管理模式可供参考:第一种是专业化公司进驻,参照新建住宅小区物业管理的模式;第二种是社区介入式服务,对暂不具备物业服务条件的小区,由街道办事处(社区)组织社会力量提供基础性物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