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个“落难驴友”闹市乞讨?
原是骑行界的“狼”来了
故事上演多了
路人的同情心还能博几回?!
本报讯(见习记者 黄君君 实习生 郑仰中/文 见习记者 王鹏洲/图)当你在路上碰到一群一身专业骑行装扮的乞讨者,会毫不犹豫地慷慨解囊,还是会思考下是真是假?昨日,市民蔡女士就碰到了这样的问题。她打来电话报料说,市人民医院附近有5名“落难驴友”摆摊乞讨,不知是真是假?
“假的。”记者挂掉蔡女士的电话,一旁的同事,立马指出本报曾有过相同报道。“假的,有人上当怎么办?要是真的,又该怎么办?”记者的内心泛起一层涟漪,同情心战胜了迟疑,起身前往现场一探究竟。
在市人民医院附近,5名男子正蹲坐在公交车站侧后方,年龄在30岁上下。只见他们头戴专业的骑行头盔,身上穿着骑行服,手戴骑行手套,身旁停放5辆捷安特山地自行车,车上装载着几个看起来满满的登山背包。在他们面前,放置着一张被石头压着的乞讨纸。
“装扮不新不旧,乞讨者始终低着头。实在看不出什么端倪来。”而从13:16分至13:26分,短短10分钟里就博得了五六位市民的同情心,预计“进账”20元左右。其中,一个带着小朋友的妇女在观察一阵之后,带着小朋友离开,可没走出多远,又带着小朋友返回现场,让小朋友递出了几张纸币……“他们从早上8点多就在这里了,给钱的人还是挺多的。”附近的摊贩告诉记者。
在市民离开之后,给的钱都会收入到中间的灰色服装的男人口袋。
观察了一段时间后,记者假装是同样有骑行爱好的路人上前与之搭话,却发现他们漏洞百出。
“从湖南出发骑行,目的地是上海,已经骑了20多天,可因为中途在瑞安把身上所带的钱花完了,才不得已才来乞讨。”
“从湖南到上海为何会经过瑞安?”面对提问,他们含糊其辞称走的不是直线,而是从福建上来。
“你们什么时候到瑞安的?什么时候走?”
“快了。”中间的男人轻声简略地回答着,一直不敢直视记者眼睛。
“你们这5辆车是捷安特吗?”记者尝试跟他们交流有关他们爱车的情况。他们更是盯着自己的车犹豫了很长一段时间,回答的时候更是躲躲闪闪,不知所云。
当记者表明身份,并提出愿意提供帮助。几名“骑行者”立马推辞,极力回避,强调自己一会就走,不需要帮助。
“一般骑友出行,如果遇到困难,是不会采取乞讨这种方式的,我们骑行者之间比较互助。”我市自行车运动协会协会李贞刚,再次向记者揭露了“骑友乞讨”的真相。
记者不禁感慨,这种滥用路人同情心的戏码,上演的多了,还能博取几回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