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凤办事处]
河道治理还水清清
“去年我们在‘四边三化’工作上取得第一名的成绩,不过,在去年塘下镇第一次‘四边三化’考核时,我们是首个被 ‘黄牌’警告的单位。”罗凤办事处副主任林崇杰说。
去年年初,塘下镇出台《塘下镇“四边三化”督查考核办法》,其中一项奖惩措施便是“对每次考核排名最后一位的办事处给予挂黄牌警告”。4月份,第一次‘四边三化’考核结果出炉,罗凤办事处以1455分的成绩在5个办事处中处于末位,被“黄牌”警告。
“当时我们很羞愧,下决心一定要把‘四边三化’工作做好。”林崇杰介绍,在第一次考核中,拖了后腿的主要是九房河。
九房河是花园村的一条主要河流,近几年,九房河环境每况愈下。林崇光介绍,九房河两岸原本有很多小冶炼厂房以及居民房,污泥堆积、垃圾遍布,河水流动不畅,岸边的排污管道源源不断地“吐”出脏水,绿色的水面泛着气泡并散发出阵阵恶臭,村民对此意见很大。
去年4月份,罗凤办事处开始整治九房河。“治理的难度非常大,河道两边都是小厂房的违章建筑,导致整个河道只有1.5米左右的宽度,要治河就要先拆违,当时我们出动了大量的人力做思想工作。”林崇杰说。
拆违后便是河道垃圾清理、河道淤泥清洗、驳坎建造等大量工作,一条长约600米的河道,用了近5个月的时间才完成治理工作。
近日,记者来到花园村,治理后的九房河焕然一新,河道已拓宽到六七米,河面上基本看不到垃圾,与治理前拍摄到的九房河相比,已成天壤之别。
“治河是我们去年工作的重中之重。”林崇杰介绍,罗凤共有23条河道,大多是臭黑垃圾河,被列入温州督考的就有5条河道,列入瑞安督考的达11条河。
为此,罗凤办事处加快了河道清淤疏浚治理工作,投入1000多万元,对九房河、沙渎河、沙河河、中北河等河道进行治理,增设2条垃圾船对河面进行定期维护,河流水质得到了明显的改善,河水黑臭情况基本消除,河面无明显漂浮物。
环境清洁扮靓新农村
走进吴岙村,细心的村民发现,跟以往相比,这里路面上的垃圾少了很多,整个村庄也干净了很多。
去年下半年,吴岙村被列入“市清洁乡村”创建名单。为此,吴岙村更新垃圾清理车、更换村内垃圾桶,并落实村庄环境卫生日常清理及绿化养护管理人员,下大力气做好“四边三化”工作。
“我们每两个月都会组织党员干部上街清扫,做好宣传,使环境卫生理念深入人心。”吴岙村党支部书记虞冠杰介绍,由于前几天下雨,村内卫生有些脏乱,这几天正准备组织人员进行大清扫。
吴岙村“四边三化”工作是罗凤的一个缩影。去年,罗凤办事处将环境卫生整治和清洁乡村创建与“四边三化”相结合,加大日常保洁力度,发动各村党员干部积极参与环境卫生整治行动,集中进行清脏、绿化、美化工作。与此同时,对路面加强保洁工作,做到垃圾日产日清、确保道路干净整洁,并加强巡查力度,整治占道经营等。
“去年,我们紧抓环境卫生工作,对卫生死角的垃圾进行了清理,很多垃圾都被清理出来了。去年仅在垃圾填埋费用这一块,就由原来的10多万元增加到了20多万元。”林崇光介绍,为确保主要道路的垃圾清扫工作,去年,保洁人员从原来的30多名增加到80多名,维持每天10小时路面保洁的工作量。
此外,罗凤办事处还对温瑞大道沿线、罗山大道沿线等500米视线内坟墓进行调查摸底,标识登记,完成了吴岙山、双桥山、中南、中北、八水等山头的1200多座生态坟的改造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