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玉海诗墙”遇到停车之难》后续
“玉海诗墙”
暂保现状
本报讯(记者 郑旦)玉海楼正门对面有一堵“玉海诗墙”,墙前却是公共泊车位,诗墙被挡,观者无法立足欣赏。对此,本报进行了连续报道(1月25日6版、2月10日5版、2月13日8版、2月19日4版)后,不少热心网友积极献计献策,希望能给诗墙找个合适的“家”。
前日,市诗词学会给本报打来电话,感谢网友对“玉海诗墙”的关爱,但考虑到各类因素,决定暂时保持“玉海诗墙”原位不变。
据市诗词学会会长周崖冰介绍,前日上午,市诗词学会召开会长办公会议,专门讨论了“玉海诗墙”的去留问题。 “若离了玉海楼,诗墙的效果就大打折扣了。”会员们认为,“玉海诗墙”所精选的40首瑞安历代著名文人的诗都收藏于玉海楼内,为诗墙撰写作品的知名书法家也皆因玉海楼而答应书写,而且“玉海诗墙”的命名也是来源于此。因此,这面诗墙无论从形式还是内容上,都是玉海楼文化内涵极佳的补充,与其相得益彰。
最后,大家一致认为诗墙与玉海楼的文化底蕴最相符,搬到其他地方会削弱、甚至破坏它的功用,保持诗墙现状为最佳方案。同时他们希望政府部门在解决民生难题的同时,要多考虑包括“玉海诗墙”在内的所有文化产品、历史古迹的生存状况。
据了解,我市有关部门正在进行研究、规划,考虑在一些公园、广场增加类似“玉海诗墙”的文化地标,这比仅挪动一堵“玉海诗墙”更有意义。当记者将这个消息告诉周崖冰时,这位今年73岁老者高兴地说:“如果有需要,我们一定全力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