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002版:最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李丹老师和她的孩子们
——走进市社会福利院
扫一扫 看视频
福利院的孩子们在识字

    记者       基层

    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李丹老师和她的孩子们

    ——走进市社会福利院

    ■记者 顾国庆 黄君君

    2月21日,星期五,晴

    今天,早春一个周五的早晨,料峭中的阳光透出微许暖意。我们来到市社会福利院,看望孩子们。

    热情,健谈,有爱心。福利院儿童部主任李丹老师一见面就给我们这样的感觉。

    李老师办公室的墙壁上,挂着159名孩子的卡片,上面写着每个孩子的姓名、性别、出生(或收养)年月、身体状况,附有近照。

    “瞧,这个孩子也叫‘水均益’?!”

    看到我们一脸兴奋,李老师也笑了起来,说起了这位与央视名嘴同名同姓男孩的来历。

    “水均益”今年刚过七周岁生日,是院里的名人,理由大家都懂得。

    市社会福利院是公益性机构,常有弃儿送到这里,有些刚出生的孩子无任何信息,福利院就按照“百家姓”的顺序取姓。

    2008年新年刚过,按序这年该姓“水”。这天,李老师和其他几位老师在看电视,正好央视名嘴水均益在主持节目,就开玩笑似地说了一句:“我们今年收的第一个孩子也叫‘水均益’吧!”没想到,第二天,一个出生才7天的男孩被送到了这里,名人“水均益”就这样诞生了。

    “水均益”并不活泼好动,因为长得比院里同龄的孩子高,俨然已是小孩子的头头。他是院里的“认字大王”,当李丹老师拿出认字本让大家认字时,他颇有“大将风范”,先是默默地看其他小朋友念,待他们抓耳挠腮读不出来时,马上大声喊出正确答案。

    “水均益”被诊断为“精神发育迟缓”,他的改变跟2004年开始实施的省“残疾孤儿手术康复明天计划”(简称“明天计划”)密切相关。从2011年开始,每一年他都会去杭州接受康复治疗。上智力开发课程,学习认字,讲故事,“水均益”在慢慢改变中成长。

    据了解,截至2013年,福利院安排孤残儿童进行手术共145人次,进行康复的有108人次。下月,又有一批孩子将要去杭州接受免费康复治疗。“争取今年有30个左右的孩子去接受治疗。”福利院医务室主任赵碎燕说。

    福利院现有159个“天使”,他们大多患有各种疾病,多为脑瘫、唇腭裂、心脏病等。可他们在福利院和社会各界的关爱下,坚强地面对生活,逐渐走进社会。

    实际上,这里的孩子都像“水均益”一样,沐浴着爱的阳光。目前,院内住着25个孩子(另外的孩子寄养在农村家庭里),有7位老师。近年来,孩子们的居住和生活设施条件逐步提升,每月的补助也从原先的580元提高至1580元,每餐从原来的2个菜增加到4个菜,还可以定时吃到水果和点心。

    昨日,2014年2月20日,一定会成为芸芸、美美、小豪、小城一生中不寻常的一天,刚满8周岁的这四个小伙伴,终于手牵着手走进了我市一家幼儿园。今年下半年,他们都要上小学了,为让他们提早适应学校生活,融入集体环境,福利院领导煞费苦心四处奔波搞定了这件事。

    开学第一天,芸芸、美美、小豪、小城都认识了许多新同学,领到了新书本,学会了新儿歌。李丹老师说,当天放学回来,孩子们高兴极了,一直拉着老师讲幼儿园里的新鲜事。

    “我希望,所有的孩子都能够去上幼儿园,要是孩子们能从小班、中班开始适应学校生活,那就太好了。”李丹老师的一席话,让我们看到了这里老师们的一片爱心,大家希望这里的孩子可以更多走进校园,走进社会。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0001版:要闻
   第00002版:最新闻
   第00003版:聚焦点
   第00004版:财富榜
   第00005版:议事厅
   第00006版:微播报
   第00007版:仙降新闻
   第00008版:百姓事
   第00009版:在现场
   第00010版:榕树谭
   第00011版:玉海楼
   第00012版:广告
   第00013版:车周刊
   第00014版:车周刊
   第00015版:车周刊
   第00016版:广告
我市举行
行政执法
警示教育活动
李丹老师和她的孩子们
2013年瑞安经济开发区实现历史性突破
瑞安日报 最新闻 00002 李丹老师和她的孩子们
2014-2-26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