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特曼”削面:好吃!省钱!
顾客夸:味道不比手工差 老板笑:一年可省12万元
■见习记者 潘敏洁/文
记者 庄颖昶/图
这两天,仙降街道镇前大道上的一家面馆门前,一个手捧面团削面的机器人引得路人纷纷驻足观看。
记者看到,机器人长相酷似动画人物奥特曼,右手弯曲握一片“削刀”,左手端一团轧好的面粉在胸前。老板按下手中的遥控器后,奥特曼就“探”起身子,前后移动起右胳膊,手中的削刀滑过胸前的一团面粉,一条条薄薄的面条就“蹿”入奥特曼面前的大锅里。
“它能以一顶二。1个小时能削100多碗面,而人工最多只能削六七十碗。”来自河南郑州的面店老板马培俊说。
去年3月,马培俊和妻子回河南老家探亲,在朋友的刀削面馆里见到了一个手捧面团的机器人,这让同样开面馆的他一见倾心。马培俊心想,如今人工工资越来越高,还要管吃管住,成本别提多高了。机器人不仅削得快,还削得均匀,厚度也可以自行调节,大大节省了人工成本。
于是,马培俊从老家的电气厂花9000多元购入同样的一台“机器人”,并把它搬到瑞安来,他还花2000多元购入轧面机,轧面机轧出的面团口感细腻、柔软,轧面后,就轮到奥特曼机器人大显身手了。“手工削面宽窄、厚度无法精确把握,而用了机器人后,宽窄均匀,厚度也可以根据顾客的口味进行自动调节。”马培俊介绍,机器削面最薄可以调到0.1毫米,最厚可以调到1毫米以上,可因顾客口味调整。
“机器换人”的效果立竿见影。马培俊算了一笔账:一个机器人投资1万元,使用年限可达3年左右。在仙降,招一名工人月薪约为3500元,加上吃住开销,一年需要6万元左右,两名工人需12万元,3年就需要36万元。等于说,有了一个机器人,3年至少能节省35万元。
而令这位面馆老板感受深刻的是,双手解放了。“削面是一个非常考验臂力的活,从事经营刀削面有17个年头的我,右胳膊关节都落下职业病。自从有了机器人,我的双手就解放了。”
产量变高,那么质量呢?“老板,给我一碗刀削面。”此时,走进一位顾客,他强调:要用机器人削的。“削的面薄薄的,吃起来很细腻,比起手工面味道更好,更卫生。”顾客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