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租房的木隔板拆了,大调解网络“织”起来了,鞋企危化品清除了
平安建设 仙降在行动
■记者 金汝/文 见习记者 陈立波/图
昨日,仙降街道开展联合执法,拆除仙降村内违章搭建的出租房。在一片机器轰鸣声中,许多违章出租房应声倒下。
这只是仙降街道建设“平安仙降”过程中的一个镜头。近年来,该街道将社会管理工作摆在各项工作的“第一位置”,把维护社会稳定作为“第一责任”。无论是讨薪的新居民,还是发生矛盾的村民,都可以在社会管理“网格”里找“和事佬”调解;在铁腕整治出租房氛围中,群租房内正在悄然变化……
平安建设,虽然路途曲折艰难,但仙降一直没有停止过对社会安宁、居民幸福的追求。
群租房在整治中“变脸”
2月20日,仙降街道开展联合执法,拆除17间存在严重安全隐患的群租房内的木楼梯、木隔断。
从去年8月份开始,仙降街道深入开展消防安全大排查大整治活动,对排查出的隐患进行分类管理。对3层楼以上和居住10人以上且未整改的出租房采取集中整治。对屡教不改、拖延整改的重点对象,每周至少组织一次联合执法。
截至目前,60间30人以上群租房整改完毕,92间20人以上群租房基本整改完毕。眼下正督促10人以上20人以下的群租房房东开展整改。
金光村金光小区谷珍福家的出租房内,实心砖、钢板门取代了以前的木质隔板和木门,燃具集中安放在偏远角落里,电线套上PVC套管,墙上还挂着灭火器、应急灯等消防器材。而就在一个月前,这间出租房还是另一幅模样:电线如蜘蛛网般私拉乱接,裸露在空气中,房间隔断用的是易燃的三合板。
仙降街道党工委副书记练华伟介绍,除了大力整改群租房,仙降正探索解决新居民住房难题的出路。金光村新居民公寓总占地30亩,预计建成后可入住5000人。目前,一期建设已结顶,预计今年可投入使用。
纠纷在调解中平息
去年9月份,贵州籍新居民谢某在仙降一加工厂上班时发生意外,左手四根手指被机器截断,经相关部门鉴定为六级伤残。
谢某索要30万元赔偿费,加工厂老板林某无法接受,双方矛盾日益加剧。
化解这场纠纷的任务交到仙降街道人民调解委员会专职调解员林则考手里。曾荣获“全国调解能手”称号的林则考一边利用个人的社会关系,劝导林某不能意气用事,动之以情;另一边先后6次找到谢某谈话,指出漫天要价不合法规,晓之以理。
在林则考的调解下,林、谢二人经过4次面谈,最终以18万元赔偿金额达成协议。
去年,该街道成立社会矛盾纠纷联调中心、劳动人事争议联调中心和新居民维权调解中心,大力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建立完善了矛盾纠纷排查、预警、调解、处置四项机制,在全街道形成上下联动、纵横联网、责任落实、运转有序的大调解格局。
该街道人民调解委员会数据显示,去年共调解各类矛盾纠纷165件,所涉金额1103万元,调解成功率100%。
鞋企隐患在整改中消除
胶鞋产业是仙降传统三大支柱产业之一,而溶剂油是胶鞋厂打胶浆过程中的必需品,如果使用不慎易引发安全事故。据安监部门统计,2013年初,仙降街道有57家制鞋企业使用溶剂油。
仙降街道与市安监局、制鞋企业等多方协作,开展“胶浆”整治工作,实行胶浆集中配送,并确定7家安全生产条件较好的企业为试点单位,率先开展隐患整治工作,消除储存、使用溶剂油过程中的安全隐患。
胶鞋产业危化品整治是仙降推进安全生产的缩影。去年,仙降共排查生产经营单位5343家次,严厉打击存在严重安全隐患的企业、无证照企业和“多合一”场所471家,查处违法行为1245条,对存在严重安全隐患的单位实行挂牌督办,坚决防范和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