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信部门走访百余家企业
用工供需基本平稳 多数到岗率超80%
本报讯(首席记者 严小章 通讯员 王辉 实习生 池冰蕾)瑞企都开工了吗、招工难吗?连日来,市经信局组织开展新春走访,赴15个镇街、走访114家企业,了解企业经营情况。走访结果显示,今年瑞企劳动用工供需基本保持平稳,多数企业员工到岗率达80%以上,然而劳动密集型企业仍存在较大用工缺口,个别企业员工到岗率不足50%。
“我们正月初十开工,当天就正常生产了。”浙江松田汽车电机系统股份有限公司工作人员介绍,今年,采取调整工资方案,给按时到岗人员发放红包、工龄补贴向老员工倾斜等措施,新春员工到岗率达95%。
来回路费报销、按时到岗开工奖励、工龄纳入员工考核……瑞企纷纷采取多种激励措施来吸引员工及时返岗。走访结果显示,今年新春,劳动用工供需基本保持平稳,多数企业员工到岗率达80%以上。
尽管企业今年的招工难问题较往年有所缓和,但劳动密集型企业招工仍存在较大缺口。据悉,元宵节前后,劳动密集型企业员工到岗率仅为60%左右,个别企业员工到岗率不足50%。
那么,工人都去哪儿了?据悉,招工难已成劳动密集型企业的突出问题。随着内地经济不断发展,加上我市生活成本较高,具有一定劳动技能的工人回乡务工。另一方面,随着外来务工人员减少,员工增资要求也给企业控制生产成本带来不小压力,而高管人员和研发人才难以引进严重制约企业发展。
虽然劳动用工供需基本保持平稳,但是企业开工生产较往年有所推迟。走访显示,只有少数企业在年初八前开工,且到岗人员多为行政人员,不少企业都在正月十五过后开工。“生活节奏放慢、雨雪天气、元宵节、孩子上学等因素是外来务工人员延迟返岗的主要原因。”市经信局有关人士分析。
对此,市经信局建议,积极搭建企业招工平台,继续以政府名义组织企业到劳动力富余的外省招工,搭建企业与外地技工学校的对接平台,实行“校企合作、对接产业、委托培训”,着力解决企业用工问题。同时,要加快推进“机器换人”三年计划,减少劳动用工,提高劳动生产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