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004版:财富榜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银行扎堆推出类余额宝产品
业内人士:“宝宝”军团收益跳水恐难免

    银行扎堆推出类余额宝产品

    业内人士:“宝宝”军团收益跳水恐难免

    ■记者 项乐茹

    “听说中国银行推出‘宝宝’产品了”,“民生银行也出了如意宝,1分钱起购,跟余额宝差不多。”昨天,上班族小宇与同事一聊天,才知道现在瑞城各大银行推出了不少类余额宝的“宝宝”产品,他们正纠结着,要不要到银行买“宝宝”产品。“‘宝宝’类产品收益率高,银行也比余额宝安全。”小宇说。

    随着互联网金融“越烧越旺”,银行也按捺不住了。目前,中国银行、民生银行、交通银行等多家银行已携手基金机构,纷纷推出类余额宝产品。

    银行“宝宝”类理财产品齐上阵

    前不久出炉的全国1月份存贷投放报表,让不少银行大佬都皱起了眉头。1月份人民币存款罕见地减少9402亿元,减幅创近六年同期新高。不少人士认为,除春节消费和理财产品“消耗”外,互联网金融的大行其道,是银行“存款搬家”的重要因素。

    面对不断流失的存款,各大银行开始出招反击,近期,一大波“宝宝”产品纷纷上线。工商银行与工银瑞信基金针对浙江用户推出“天天益”理财产品,随后又推出“薪金宝”,其购买起点100元起,T+1个工作日赎回到账,柜面也可随时申赎。

    平安银行联合南方基金推出“平安盈”,可实行“一分钱”起购;交通银行推出了“货币基金实时提现”业务,中银“活期宝”和民生银行“如意宝”也相继推出,更多的银行加入了互联网应战行列。

    记者注意到,相对以往动辄5万元、10万元起步的银行理财产品,大多数银行的类余额宝产品可实现1元起等低额度认购,大部分收益率在5%至6%左右,迎合了客户对流动性的需求。

    “宝宝”类产品收益率或将下滑

    “相比互联网企业,传统金融机构在投资和风控方面更有经验,这是银行类‘宝宝’产品的最大优势。”工行瑞安支行个金部陈未智说,目前各家银行的货币基金都仅针对本行资金,与余额宝可以将理财和购物打通相比,相对封闭,安全系数更高。

    不过,与互联网金融产品大张旗鼓宣传不同,这些银行系“宝宝”产品都很低调,很少做推广。不少客户是从朋友圈里得知消息,官网上消息也不多,跑到银行柜台一问才确定。

    为何银行推“宝宝”类产品这么低调?一位银行业人士分析,对于国内大部分银行而言,最重要的业绩指标一直是存款,而互联网金融倒逼银行推出各类“宝宝”类产品,一定程度上分流银行储蓄资源,直接冲击存款业务。“银行若是把储户都变成了客户,银行经营成本大幅上升,因此银行推‘宝宝’产品挺矛盾。”该人士说。

    在“宝宝”军团大战开展的同时,一市场人士也表示,随着资金面持续宽松,各类“宝宝”的收益或将不断下滑,预测宝宝类产品收益率将大面积跌破6%,甚至跌落至3%至4%。“余额宝类产品的本质是货币基金+实时支付,是一种支付方式的创新。若疯狂追求收益攀比,其中操作的不规范和放大肯定会受到监管,收益也会慢慢回到正常水平。”相关业内人士认为,余额宝类产品在推出时恰遇“钱荒”,资金紧张造就高收益。但货币基金的高收益不可能持久,而是根据市场资金的需求上下波动,消费者购买时要做好心理预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0001版:要闻
   第00002版:最新闻
   第00003版:有话说
   第00004版:财富榜
   第00005版:在现场
   第00006版:百姓事
   第00007版:百姓事
   第00008版:微播报
   第00009版:议事厅
   第00010版:远望角
   第00011版:新闻绘
   第00012版:广告
   第00013版:学周刊
   第00014版:学周刊
   第00015版:学周刊
   第00016版:广告
外资企业“看上”瑞安机械展
股票
银行扎堆推出类余额宝产品
瑞安日报 财富榜 00004 银行扎堆推出类余额宝产品 2014-3-3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