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性耳聋
“盯上”年轻人
压力过大,身体疲劳,感觉持续耳鸣、耳胀,早点去医院看看
本报讯(记者 陈成成)“突发性耳聋原本是中老年性疾病。但近年来,出现了明显的年轻化趋势。在我院耳鼻喉科门诊接诊病人中,几乎每天都会碰到有年轻人被确诊患上突发性耳聋。”今天是第15次全国爱耳日,市人民医院耳鼻喉科副主任医师刘湘昨日接受记者采访时,不无忧虑地说。
今年35岁的上班族小林告诉记者,一天早上起床后发现,自己左耳好像被东西堵住,听不清声音,当时她并不在意,以为过两天就会好转。可几天过后,耳疾并没有减轻,还出现眩晕症状。她马上到医院检查。检查报告显示,她的左耳已近全聋,属于突发性耳聋。这让小林感觉难以置信,“怎么才30多岁就耳聋了呢?”
“像小林这种情况,近年来比较常见,年轻白领、大学生,甚至高中生都会出现在诊室里。”刘湘说,突发性耳聋患者呈年轻化趋势,与年轻人熬夜、压力大和过度劳累有关。较快的生活节奏,生活压力较大,或是导致突发性耳聋的一大原因。“内耳区域拥有全身血管中最细的血管,血管是神经的营养补给线,而过度压力可能导致微血管痉挛,导致听神经的营养供给不足,进而引起听力损失。”刘湘说。
据了解,我国目前尚没有对突发性耳聋的大规模流行病学调查,对突发性耳聋的致病原因也尚不明确。尽管如此,根据医生临床问诊的经验总结,不少年轻患者在发病前大多经历过较大的精神压力。比如,不少白领反映耳聋前曾连续加班,感觉十分劳累;而一些学生则表示在考试前有多次熬夜的经历。
医生提醒,青年人群如果正经历压力期,身体疲劳,如感觉持续耳鸣、耳胀,最好去医院寻求治疗。如果是突发性耳聋,治疗及时,可以恢复此前听力;鉴于神经细胞不可再生,延误治疗,可能丧失部分或全部听力。此外,合理锻炼,保持良好心态,注意控制情绪波动,也能有效防止耳聋。因为一些锻炼,如打太极、郊游、散步等可以促进全身的血液循环,加强内耳血液供应,延缓器官衰老。
同时,医生也提醒,吸烟喝酒等不良生活习惯也会导致耳聋。“烟中的尼古丁,以及慢性酒精中毒,可直接损害听细胞及听觉神经中枢。烟酒均可诱发脑血管的舒、缩紊乱,从而造成耳内的供血不足,诱发听力下降。”刘湘说,劣性酒更容易导致酒精中毒,对听力的“杀伤力”可能更大。
相关链接:
据世界卫生组织2013年报告,全球有3.6亿听力残疾人,占全球总人口的5.3%。其中,有50%听力残疾人可以通过初级耳科保健加以预防和避免,是预防听力残疾最基本、最经济、最有效的手段和途径。而今年的爱耳日宣传教育活动主题正是“爱耳护耳,健康听力——预防从初级耳科保健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