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005版:议事厅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日前,“致瑞安待业青年的一封信”规劝准大学毕业生要面对现实找工作的帖子引起网友热议。一方面受过高等教育的“新待业青年”已成为一种社会现象,高不成低不就,找不到自己感觉合适的工作后,“家里蹲”“屋里嬉”成了一道别样的“风景”(详见本报3月3日九版《v“致瑞安待业青年的一封信”引热议》)。
而在另一面,不少瑞企面临着用工紧缺,“招工难”、“人才缺乏”成为企业进一步发展的制约因素。据市瑞智人才资源开发服务有限公司招才引智部部长夏利芳介绍,在刚刚举办的2014年新春人才招聘会上,现场约有4400人次参加招聘,其中大学毕业生占了2000人次,但达成意向的仅有130余人次。
这样的矛盾,该如何化解呢?专家认为,解决的方案很简单,只要大学毕业生以及家长能调整自己的心理预期,脚踏实地地从基层做起。
先能养活自己 再实现理想
《“致瑞安待业青年的一封信”引热议》后续
专家建议毕业生:

    《“致瑞安待业青年的一封信”引热议》后续

    专家建议毕业生:

    先能养活自己 再实现理想

    ■记者 郑旦

    日前,“致瑞安待业青年的一封信”规劝准大学毕业生要面对现实找工作的帖子引起网友热议。一方面受过高等教育的“新待业青年”已成为一种社会现象,高不成低不就,找不到自己感觉合适的工作后,“家里蹲”“屋里嬉”成了一道别样的“风景”(详见本报3月3日九版《v“致瑞安待业青年的一封信”引热议》)。

    而在另一面,不少瑞企面临着用工紧缺,“招工难”、“人才缺乏”成为企业进一步发展的制约因素。据市瑞智人才资源开发服务有限公司招才引智部部长夏利芳介绍,在刚刚举办的2014年新春人才招聘会上,现场约有4400人次参加招聘,其中大学毕业生占了2000人次,但达成意向的仅有130余人次。

    这样的矛盾,该如何化解呢?专家认为,解决的方案很简单,只要大学毕业生以及家长能调整自己的心理预期,脚踏实地地从基层做起。

    【反面案例】   现实很“骨感”

    马上就要毕业的小林刚刚结束温州一家单位的面试,回到莘塍的家中。迄今,这位在杭州上大学的应届毕业生已经接触过七八家用人单位,投出的简历“不计其数”。他希望过几天能等到好消息。

    小林家里是开点心店的。虽然点心店生意不错,但小林觉得,爸爸妈妈起早贪黑,开小店实在是太辛苦了,而自己是读金融学的,希望在银行、信用社或者是证券公司找一份符合自己专业的体面工作。“刚开始工作不求收入有多高,但应该要坐办公室,算个小白领。”对于家里的点心店,小林并不感兴趣。虽然他非常理解爸妈赚钱不容易,但自己找工作,不能只要能赚钱、谋生就可以了,还要考虑其他因素,比如社会地位、个人兴趣等。

    像小林这样的大学生还有很多。林先生是塘下一家摩托车锁具生产企业的老板。前段时间,他需要招聘几名有本科以上学历的设备检验员,月薪2500以上。他通过各类人才网、论坛、人才市场、发放传单等各种渠道、方式发布招聘信息,可就是招不到合适的人。前来面试的应届大学毕业生,或者嫌工作枯燥简单,或者抱怨薪酬不理想。“有2个大学毕业生来见习过一段时间,但之后还是走了。”林先生无奈地说。

    【专家建议】   转变择业观念,调整心理预期

    市人力社保局就业管理处副主任吴盛俊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像小林这样对工作“有追求,有想法”的大学生太多了。

    “大学生毕业后为什么一定要坐办公室,而不能做一线工人呢?有这么多办公室岗位吗?”他说,大学生就业难,在一定程度上同他们的择业观念有关,他们大多向往政府部门和大企业,而不屑民营小企业,忽视基层的工作岗位。

    吴盛俊认为,大学生就业难,是一种结构性困难,许多服务业、制造业的岗位需要大量人手,而大学生就业预期比较高,总觉得自己该做“白领”,这当然不现实。他建议年轻人“要怀着一个普通劳动者的心态去参与就业竞争,没有必要因自己是‘普通劳动者’而妄自菲薄,否则政府推出再多的就业岗位也难以缓解就业压力”。

    吴盛俊表示,一方面政府部门会努力扩展就业岗位,一方面毕业生也要转变择业观念。只要不挑不拣,大多都能顺利找到工作。

    【正面案例】   从低做起“不倒霉”

    小郑2012年大学毕业后,一开始也想去“端”公务员的“铁饭碗”,无奈当年国考、省考都名落孙山。去年年初,小郑通过人才市场招聘会进了一家机械配件厂当一线巡检员。当时,父母非常反对儿子的这个决定,认为宁愿在家复习考公务员也不要去私企上班,“太没面子了”。小郑也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情去的。但由于小郑工作认真负责,肯学肯干,主动加班加点,深受老板器重,半年后就被提拔当上了小主管,还被送去参加专业技工技能培训,工资也翻了一番。

    现在,小郑回想起自己当初的决定,直呼幸运:“还好我没因爸妈的反对和自己的犹豫而放弃这份工作。一开始我也认为自己干这个工作太大材小用了,进去了才知道里面的学问可深了,我想学。”凭着好学勤学的良好心态,他获得了社会的肯定、家人的认同和自我的信心。

    【专家建议】   家长也要调整心态

    玉海实验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王廷安说,现在的大学毕业生一定要调整好心态,要想成为“社会精英”,首先要找到劳动的岗位。只要有才能,普通岗位照样能培养出人才。不要在乎铁饭碗和工作的名声好不好听,要多与社会接触,放下架子找工作,去见习,这是一种锻炼和培养,既能赚钱养活自己,又可以学到很多东西,这是你人生的历练。

    事实上,相对于大学生而言,需要调整心态的,也包括学生家长。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像小郑的父母一样,许多家长扮演了子女求职“决策者”的角色。一些家长说,与其让孩子做工人、服务行业人员,还不如先不就业,宁愿让孩子在家“啃老”。

    针对这种现象,王廷安说,这些父母的溺爱最终会害了自己的孩子。他呼吁大学毕业生要认识到接触社会必要性,要尽快自食其力,先能养活自己,再慢慢实现自己的理想,而不是想着一蹴而就、一步登天。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0001版:要闻
   第00002版:最新闻
   第00003版:最新闻
   第00004版:微播报
   第00005版:议事厅
   第00006版:财富榜
   第00007版:百姓事
   第00008版:专版
   第00010版:在现场
   第00011版:实验室
   第00012版:榕树谭
   第00013版:广告
   第00014版:广告
   第00015版:车周刊
先能养活自己 再实现理想
瑞安日报 议事厅 00005 先能养活自己 再实现理想 2014-3-5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