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清白”了才能排入飞云江
■记者 金邦寅
飞云江 笔
高楼镇
官岩村
走
东海
马屿镇
增垟村
高楼镇
坳口村
湖岭镇
下林坳村
江北
污水
处理厂
飞云江
仙降段
护岸工程
速读区
江北污水处理厂位于瑞安经济开发区东侧的飞云江下游河口段岸边,主要服务瑞安市区江北片,包括老城区、安阳新区、经济开发区、上望、莘塍、汀田及塘下,工程总规模为日处理污水28万吨,一次性规划分三期实施,一期建设日处理7万吨污水处理厂及配套设施,二期建成后,达到14万吨/天,远期达到28万吨/天。
走进江北污水处理厂(一期),展现在面前的是一座颇具规模的现代化工厂。厂区内青草如茵,绿树成行,巨大的污水处理池日夜不息地运转着。
又脏又臭的污水要经过怎样一番历程,才能脱胎换骨重获“清白”的?请跟随记者一起见证污水的“清白”之旅。
这里每天7万吨污水变“清水”
“各个小区的污水集中起来后,沿着污水管网统一输送到这里,截除漂浮物后,经过多道工艺,达到排放标准后排放至飞云江。”厂里的工作人员李工介绍。
从泵站输送来的污水,先要经过粗格栅的过滤,捞取水中较大的漂浮物,如塑料袋、大的树枝、衣物等。
扶着栏杆往下一看,我们的日常生活污水竟然如此黑漆漆,有一股难闻的臭味。
然后,污水经进水泵房提升,再次通过细格栅的过滤,去除水中细小的悬浮物质和纤维杂质。接着通过曝气沉砂池,分离沉砂,来到最为关键的生物反应池。
“这污水为什么在冒泡泡?”记者指着巧克力颜色般的生物反应池问道。原来,这是活性淤泥中的微生物在“吃”污水中的污染物。
“确保这些微生物的正常新陈代谢十分关键,要每天检测污水的酸碱度及重金属含量,防止它们中毒。”李工说,厂里专门配备专职化验员,每天对水质和微生物指标进行日常检验。
最后,污水经二沉池进一步分离泥水,上层澄清液作为净化后的清洁排放水通过消毒池,最终脱去“脏衣服”,排入飞云江,每天可处理7万吨污水。
“我们的出水水质能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B标准,基本不会对飞云江水质造成污染。”李工指着一墙之隔的江北污水处理厂二期工地说,“等二期工程投运后,这里的日处理污水能力将翻番。”
啧啧,整个污水处理过程可真不简单。可见,治理污水不仅要建设规模、专业的处理厂,还需要每位市民从自身做起,自觉节约用水,减少排污,有关部门也要对偷排污水、废水的现象加强监管。
今年日污水处理能力将新增7万吨
2001年,市委、市政府立项启动瑞安市污水处理工程。2006年,江北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基本建成,莘塘片排污主管及中心城区排污主干管也铺设完毕。2007年6月,江北污水处理厂建成运营,实现了我市污水处理率零的突破。
近年来,随着我市污水收集系统工程建设的步伐加快,江北污水处理厂服务范围内的污水收纳量迅速增加,已超过一期工程7万吨/天的实际处理能力,可还是无法满足全市的生活污水处理需求。
去年6月,市江北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进场施工,总投资1.26亿元,污水处理能力为7万吨/天。目前已完成4座二沉池主体、生化池二分之一底板、排江管等多个主体结构,占主体结构工程量的70%。
治污水是我省“五水共治”工作中的一项重点。为加快 “节能减排” 建设,施工方增加建设投入成本,将原先18个月的工期提前3个月完工,今年春节期间仍安排工人加班施工,确保工程保质保量完成。
“通过加班,我们完成了600多吨的脚手架、十多万个扣件的工作量,完成了生化池壁板、顶板钢筋、模板施工,生反池北区基坑填方等施工任务,为缩短工期创造了有利条件。”江北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项目经理于立远介绍说,“现在,4个直径40米的二沉池已完成满水实验,另一个二分之一的生化池开始垫层浇筑,将争取在今年6月30日投运通水。”
“通水后,再试运行3月,可于9月30日实现正式投产。届时,日处理污水能力将达到14万吨。”于立元说,“因为一期、二期有部分共用建构筑物和设备,实际上整个调试期很可能不需要3个月。”
“五水共治的先行是治污水,把生活污水治理好,可大大改善飞云江的水环境。”投资方浙江富春紫光环保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吴罕江说。
据悉,建成后的江北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污水处理能力达7万吨/日,新增服务范围包括江北片的塘下镇、莘塍街道、汀田街道、东山街道、上望街道等,将有效解决我市污水处理能力不足的难题,对实现污染减排目标,减轻河流污染,改善城市人居环境,促进人与自然、经济与社会和谐发展意义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