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011版:玉海楼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近代瑞安金融业先驱——“活账本”俞象川

    近代瑞安金融业先驱——“活账本”俞象川

    ■俞光

    俞象川(1910—1985)名亚文,以字行,浙江瑞安人。父俞春如,兄俞大文,均为近现代瑞安文史学者。

    俞象川幼从父课读,粗通文墨,十四五岁因家境贫困进瑞安一钱庄做学徒。但他勤奋好学,自学成才。3年学徒期满,因精明能干,忠诚可靠,受到(老板)徐远山赏识,被提升为掌柜。1935年5月,他又任瑞安县丰和酱园会计。

    筹建浙行瑞安办事处

    建立5家农贷所

    1935年初,浙江省地方银行打算在瑞安筹建办事处,便从瑞安钱庄中物色人选,选中了俞象川。据俞象川回忆,那年春末,应省行总经理徐恩培之邀,他偕同温州分行经理李惠衡、瑞安县金库主任汪周之赴杭,商谈筹建瑞安办事处事宜。到杭后,他们拜访徐总经理,汇报有关情况。此后徐又数次单独接见俞,对他所撰的调查报告《瑞安经济生产调查》倍加赞许,详细询问瑞安一带的生产及民情等,并告之他们回去后立即着手筹备瑞安办事处。俞象川在杭逗留3周,仔细考察省行的业务情况,对筹建之事胸中初有成竹。回瑞后,又经2个多月的具体准备,同年10月,浙江省地方银行瑞安办事处在县城小沙巷口宣告成立,开瑞安官办金融机构的先声。全处5人,俞象川任办事处主任。经营业务主要为存、贷款、汇兑。旋又接收县金库的业务,即对全县的财政、赋税、县政府各部门的经费收支、出纳等。

    办事处成立初,没有自己固定资金,并想方设法发动全县各界踊跃存款。民国《瑞安县志稿》记载,成立次年,办事处存款总额达1506万元。在贷款方面,办事处经调查研究,主要投向工商界急需解决的货物堆栈建设。办事处还热情细致为用户办理汇兑业务,全年汇出总额1303万元,汇入总额6471万元。1936年,俞象川作为金融界代表被选为瑞安县商会理事。

    因原店面过于狭小,难以拓展业务,办事处与在上海开商行的瑞安人何洛夫协商,请他将大沙巷口的几间店面及火烧地拆建成二层洋房出租给办事处,作营业大厅和办公用房,并新建钢骨水泥库房,共占地近二亩,在当时瑞安城内堪称颇具气派。

    1937年7月抗战爆发后,日军封锁我国东南沿海,全县经济受到沉重打击。当年,办事处贷款总额急剧下降到912万元。俞象川将经营业务转向农村开拓。次年,瑞安办事处存款总额恢复到1568万元,贷款总额恢复到1829万元,分别超过和接近战前水平。

    1940年间,俞象川带领大家调查瑞安江南、陶山甘蔗种植及制糖业、农村奶牛饲养业等情况,在此基础上执笔撰写《瑞安农村经济状况报告》,建议设立农贷所。报告经温州分行批准,办事处在海安所、塘下、林垟、仙降和陶山等5处建立农贷所(后改为分理处),使农村信贷业务迅速扩大,抵押品有油菜子、槐豆、茶油、菜油等。在大家共同努力下,克服种种困难,该年办事处存款总额为4119万元,贷款总额为3666万元。

    不顾个人安危

    让银行资产不受损失

    1941年4月19日深夜,日军为掠夺战略物资,悍然侵犯瑞安。接到警报后,俞象川通知办事处全体职员及挑夫迅速集中,将现金、账册和贵重物品连夜整理装担,转移出城。先撤离到城北山,原打算向陶山方向撤退,后来听说陶山方向已出现日军,临时改变计划,折向南面渡江到马屿,再经平阳坑、高楼来到百丈漈,徒步行走100多里路,终于保住银行资产不受损失。途中,俞象川被持枪兵痞扣押,勒索军饷,但他不顾个人安危,尽力周旋,始终不允。据俞雄回忆:“那天父亲身上发烧,头上盖着毛巾,躺在一张靠背椅上,周围围着持枪兵痞勒索的情况,我至今记忆犹新。”

    当年省行决定,将办事处升格为支行,俞象川任经理。同时将成立于上年、经营业务陷入困境的瑞安县合作金库并入支行,他兼任县合作金库理事会主席、县合作农贷理事会主席。支行下辖平阳、鳌江、泰顺办事处,并在大峃设立分理处。由于日军对瑞安连续轰炸和侵犯,使瑞安经济受到严重破坏。在如此艰难的情况下,瑞安办事处全年存款总额6530万元,贷款总额8824万元,主要业务指标均创历史最好水平。

    最早推行新式会计簿记

    引进制版铸和铅字技术

    随着业务和机构扩大,业务人员倍感缺乏。俞象川决定在瑞安公开招收10多名年青职员,亲自帮带,精心培育,并在瑞安最早推行新式会计簿记。

    1942年7月1日,南京国民政府财政部发布《统一发行法币办法》,要求各银行限期收缴此前发行的钞券。俞象川回忆:“有一天我们突然接到温州转来的总行密电,要我们立即收缴伪中央银行发行的‘七版券钞票’,并限于当天收兑结束,逾期不予兑换。消息传出,来银行兑换的群众络绎不绝,直到下班还无法结束兑换工作,我就电话请示温州分行负责人,要求延长兑换时间,但被拒绝了。无奈之下,他自作主张,把当天银行下班时间延长3个小时。”事后,他被降级调任浙江省地方银行海门办事处主任。1944年初辞职回温。

    1944年3月,俞象川与温州王鼎元、奚百里等人合股创办温州中华铸字制版印刷厂,任经理。他在温州最早引进制版和铸铅字技术,使温州印刷业发生革命性变化。1946年初,因熟谙金融,他在瑞安县益泰钱庄任经理;1947年上半年,又在温州信孚钱庄任经理。1948年瑞安县商会改选时,他再次当选为理事。

    新中国成立后,他先后在温州内河轮船公司、温州地区航管处、温州港务局担任主办会计。他小儿子俞崇说:“父亲长期住在办公室后面数平方米的小房间里,常常工作至深夜,很少回瑞安的家。他对业务精通,人称‘活账本’。他还热心培育青年财会人员。他以工作认真负责和出色的业务能力,基本上年年被评为单位以至温州市先进工作者。”他直至1975年退休。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0001版:要闻
   第00002版:最新闻
   第00003版:有话说
   第00004版:财富榜
   第00005版:微播报
   第00006版:议事厅
   第00007版:百姓事
   第00008版:百姓事
   第00009版:在现场
   第00010版:远望角
   第00011版:玉海楼
   第00012版:广告
   第00013版:广告
   第00014版:学周刊
   第00015版:学周刊
   第00016版:学周刊
瓯人从石冈陡门
走向海洋
近代瑞安金融业先驱——“活账本”俞象川
瑞安日报 玉海楼 00011 近代瑞安金融业先驱——“活账本”俞象川 2014-3-1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