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记者会上
李克强纵论改革开放国计民生
3月13日上午,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胜利闭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应大会发言人傅莹的邀请会见中外记者,并就深化改革、简政放权、上任一年最大挑战、政府债务、民生保障、房地产、雾霾治理、反对腐败、经济增速、马航失联事件、对港政策、两岸关系、中美关系、中欧贸易、周边外交等内容回答记者提问。
深化改革——去年30次常务会议研究改革
在回答中国日报记者提问时,李克强说,去年以来国务院开了40次常务会议,其中有30次是研究改革相关的议题。其基本取向那就是让市场发力、激活社会的创造力,政府尽应尽的责任,让人民受惠。今年我们还要继续推进简政放权,让市场发力,有效规范地发挥作用。
简政放权——放权并不是说政府不管了
在回答中央电视台记者提问时,李克强说,去年新注册企业增加了27.6%,其中私营企业新增30%,这是十多年来最高的。这也表明简政放权是激发市场活力、调动社会创造力的利器,是减少权力寻租、铲除腐败的釜底抽薪之策。放并不是说政府就不管了,我们讲的是放管结合。要让政府有更多的精力来完善和创新宏观调控,尤其是加强事中事后的监管。
房地产——因城因地分类调控
在回答新华社记者提问时,李克强说,让人民群众住有所居,这是政府奋斗的目标。我们也要推进公租房等保障房建设,并且实行公平分配,让新就业的年轻人和长期进城务工的人员缓解住房困难。对于合理的自住需求,也要有相应的政策支持,包括增加普通商品房供应。对房地产市场则是要因城因地分类进行调控,抑制投机投资性需求,重在建立长效机制,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雾霾治理——要铁腕治污铁规治污
在回答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时,李克强说,我们说要向雾霾等污染宣战,可不是说向老天爷宣战,而是要向我们自身粗放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来宣战。对包括雾霾在内的污染宣战,就要铁腕治污加铁规治污,对那些违法偷排、伤天害人的行为,政府绝不手软,坚决予以惩处。对那些熟视无睹、监管不到位的监管者要严肃追查责任。
反对腐败——对腐败行为“零容忍”
在回答人民日报记者提问时,李克强说,对于腐败分子和腐败行为,我们实行的是“零容忍”。中国是法治国家,不论是谁,不论职位高低,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只要是触犯了党纪国法,就要依法依纪严肃查处、惩治。
经济增速——更注重的是数字背后的民生和就业
在回答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记者提问时,李克强说,我不否认今年可能会有更复杂的因素,我们之所以把经济增长率定在7.5%左右,考虑的还是保就业、惠民生,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我们更注重的是数字背后的民生、增长背后的就业。
马航失联事件——只要有一丝希望绝不放弃搜救
在回答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记者提问时,李克强说, 马航失联飞机上有239名乘客,其中154名是中国同胞,他们的亲人心急如焚,他们的生命安危牵挂了中国政府和亿万中国人的心。中国政府已经启动了全面应急和搜救机制。只要有一丝希望,我们绝不放弃搜救!
两岸关系——期待新的一年再进一步
在回答台湾东森电视台记者提问时,李克强说,两岸是手足同胞,一家人,此话可以说常讲常新。去年两岸的媒体共同把“进”字作为两岸年度汉字。这个字可以说反映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趋势,也反映了两岸民众的期待,我也期待着在新的一年两岸关系有新的进展,再进一步。
中美关系——管控好分歧可提升两国关系
在回答美联社记者提问时,李克强说,中美关系实质上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最大的发达国家之间的关系。我们只要相互尊重,尊重对方的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管控好分歧,平等磋商,尤其是注意扩大中美的共同利益,就可以提升中美关系的水平。
周边外交——相互尊重互利互惠碰出的应是和谐声音
在回答新加坡联合早报记者提问时,李克强说,早在60年前,中国和一些周边国家,就共同倡议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四邻周边有时候难免有磕磕碰碰的情况,但是只要我们相互尊重、管控分歧、互利互惠,碰出的应该是和谐的声音,而不是刺耳的噪音。 (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