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安办事处] 七村联合治水
“哗啦啦、哗啦啦”……3月10日下午14时许,海安镇海大桥下的护城河中一艘挖泥船正挥着长长的吊臂,往返于河床和岸边的卡车间,挖出河内的淤泥倒入卡车内,不一会儿,卡车就满载着淤泥开往堆放点,桥边围着的村民纷纷拍手叫好。
“上一次看到清澈的护城河已经是三四十年之前的事情了,那时候我们都从河里挑水喝,用河水灌田、洗衣……”家住在河边的镇海村村民告诉记者,前段时间天气回暖,她就开始担心了,因为每年一到夏天,他们都要忍受河水里散发出来的臭气。这回看到挖泥船忙着在河里清淤,可把附近村民乐坏了。
这些天,围观人群里有一个人每天都会在大桥边待上好几个小时,他就是镇海村党支部书记王岩育。据王岩育介绍,镇海村辖区内的护城河长约200多米,淤泥最深处超2米,该河段清淤工作是从3月8日开始的,施工人员将河段两头用沙袋截流后,用机器抽出河水,挖泥船便进场工作了。6辆卡车轮流负责运送淤泥,每车每天往返运送20趟,每车容量约有三、四立方米,每天清淤量非常大。
据悉,为响应全镇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号召,治理辖区内的护城河河段已经成了目前海安办事处的工作重心。“这是一项‘聚合力、聚共识、聚民心’的工作。”该办事处人武部长、组织委员张建国解释,七村联合治水聚合力,现场清淤环保聚共识,民生工程实事聚民心。
负责落实监督该工作的办事处农办主任徐林媚一有时间就到各村治水现场查看,并每天与各村两委、施工队电话沟通施工进度。徐林媚介绍,治理辖区内的护城河涉及镇东、镇海等7个村,目前已有2个村率先完成清淤,预计3月底将完成清淤工作。“完成清淤工作后,办事处还会立即开展‘红色细胞’工程,即在每个村成立一个由党员、老协组成的‘邻里互助会’,负责监督‘四边三化’、河面清洁等日常管理工作。”
“海安是一座古城,护城河有着悠久的历史,但由于经济发展,护城河遭到破坏,让护城河恢复往昔的风采是村民们长久以来的期盼,为响应全镇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号召,海安办事处将会加大治水力度。”海安办事处党委书记王昌宁表示,因此,海安办事处在塘下镇的带领下,牵头7个村,以包干的形式,对护城河做彻底的清理,改变过去不堪的面貌,下一步,清淤工作结束后,将在岸边种植绿化,让村民过上舒适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