塘下2013年度“12315”举报申诉情况分析报告公布
汽车消费不省心 手机售后挺闹心
■记者 杨微微
明日是3·15国际消费者权益保护日。近日,瑞安市消保委塘下分会公布了2013年度塘下镇“12315”举报申诉情况分析报告(下文简称报告)。
据统计,2013年,塘下镇“12315”受理中心共受理消费者投诉765件,解决765件,挽回经济损失200多万元。其中举报156件,申诉609件。由于维权意识增强,举报件比2012年同比增长10%,申诉件同比增长35%。
另外,申诉609件中,以消费类型分:商品类申诉426件,占申诉件70%,服务类申诉183件,占30%。
报告显示,汽车质量让人不省心,依旧是投诉热点之一,通讯服务类投诉增长较为明显。
汽车类投诉依旧“最热”
报告显示,去年交通工具类申诉186件,同比增长132%,占商品类申诉的30.54%,其中汽车消费申诉居该类商品的榜首。
市消保委塘下分会工作人员分析,近年来,汽车类交通工具投诉持续增长,稳居投诉之首,主要原因是:消费者对汽车等大件商品的需求增大,使汽车交易量逐年递增,随之相关的投诉接踵而至;商家售后服务方面无法满足现实所需;商家内部的管理有待规范和提高;商家的职业道德、诚信有待提高。
就塘下而言,汽车多次维修问题仍排解不了;保修让消费者无期限等待;车子按揭迟迟不能办理,或按揭贷款还清后解贷难;消费者放弃购买预订车时退订难等是汽车类投诉中的热点。
通讯服务上升明显
通讯服务类中,由于科技的发达,接触高科技产品人数的增加,通讯服务类投诉量与日俱增,同比增长100%,主要投诉内容包括手机质量问题、捆绑式销售模式、售后服务不到位等。
具体投诉内容包括手机出现故障要求“三包”时,销售商往往称是“人为损坏”,不予保修或退换。尤其近两年定制手机的出现后,该类投诉量翻番,消费者通过“存话费送手机”、“零元购机”、“合约计划”等活动在三大运营商处购买或受赠的手机质量难以保证,出现通话故障、网络故障、白屏、内屏破裂、耗电大等,甚至买到水货手机。上述问题一旦出现,要以“三包”来解决,往往因维修周期长、在网时间协议问题、运营商出具“人为造成”的检测单等等,让消费者维权困难。
2013年度塘下镇“12315”举报申诉前三位
消费类型(大类) | 消费类型(中类) | 件数 | 占申诉件% |
商品类 | 交通工具 | 186 | 30.54% |
通讯产品 | 72 | 11.82% | |
日用、百货 | 42 | 6.89% | |
服务类 | 快递服务 | 39 | 21.31% |
互联网服务 | 28 | 8.30% | |
居民服务 | 15 | 4.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