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约60米,宽约2米,还常被焚烧
塘下环镇西路的“垃圾带”
让附近师生、村民“很受伤”
市二职附近,垃圾堆积如山,还时常焚烧,困扰附近师生、村民已久。这些垃圾哪来的,该如何处理?记者昨日到现场了解情况。据相关部门表示,该处垃圾大多为上金村的生活垃圾,待上金村解决租用塘西村垃圾场的租金问题后,今后该村的垃圾将会运往塘西村的垃圾场。
■记者 陈瑞建/文 许良钦/图
“谁在危害1200名学生的健康,谁来救救我们二职同学。” 近日,有读者打进本报热线电话66886688反映,位于塘下的市第二高级职业中学附近,垃圾堆积如山,还时常被人焚烧,垃圾燃烧冒出的黑烟臭气给学校学生和附近居民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希望有关部门管一管。
那么,情况到底怎么样?昨日上午,记者前往现场调查。
生活垃圾成堆,部分垃圾焚烧
9时许,记者赶到现场时,被这条长约60米、宽约2米的“垃圾带”惊住了。记者发现,这条“垃圾带”由生活垃圾、建筑垃圾,以及工业产生的垃圾废料组成,占据了半幅环镇西路的路面。
此时,在这条“垃圾带”的最高点处,正燃着大火,产生滚滚浓烟,笼罩了附近1公里内的上空,形成灰蒙蒙的“雾霾”现象。
燃烧中的垃圾堆中,不时还传来“噼啪”声。记者刚想靠近,“砰”的一下,垃圾堆一角突然爆炸,垃圾四溅开来。
站在现场,可以明显感觉到“垃圾带”中散发出来的阵阵恶臭,其中还掺杂着垃圾被焚烧后所产生的刺鼻味。
记者发现,“垃圾带”的正对面,刚好是市第二高级职业中学,学校附近就是居民区,垃圾焚烧后所产生的浓烟,给学校的师生和附近的居民带来了很大的不便。
多次接群众投诉,环保很为难
在记者采访时,环保塘下分局的执法人员正在提水灭火。据环保塘下分局副局长陈惊雷介绍,这条“垃圾带”刚好位于岑头村、塘西村、上金村三村交界处,他们已多次接到群众投诉。
3月13日15时30分,塘下分局执法人员就曾到该处调查。在现场,执法人员恰巧碰到两位塘下镇环卫所的环卫工人将一车的垃圾倾倒在该处,当即将他们拦截。环卫工人王川稻和桥宝义说,该点为上金村的土地,上金村的垃圾场于2013年被台风刮坏,现村里的生活垃圾基本上都在此处倾倒,当天现场倾倒的垃圾是从塘西村收集过来的生活垃圾。
陈惊雷告诉记者,由于这里的垃圾是环卫人员从附近几个村收集过来的,不属工业垃圾,环保部门对此是管也不是,不管也不是,很是为难。环保部门已多次将相关情况转告塘下镇政府及塘下镇环卫所。
“由于没有垃圾场,垃圾暂时倾倒在该处,也不是不可以,但是环卫部门应该定时派车,将垃圾清运走,而不是逐渐堆积形成‘垃圾带’,还经常被人点火焚烧。”陈惊雷说,“附近居民每次都向我们反映,但这确实不归我们管,每次我们只能过来‘灭火’。”
二职取消晨练,居民窗户关闭多时
“早就应该处理了,天天烧,对我们影响太大了。”家住岑头村的岑先生告诉记者,原本这里有处垃圾中转站,而且都有人定时过来清运走。但是自从去年台风后,垃圾中转站的铁皮棚被刮倒,垃圾中转站也另作它用。“没了中转站,垃圾没处倒,环卫工人只能将垃圾暂时倒在这里。”
岑先生说,现在附近居民家中,朝着垃圾堆方向的窗户,是天天紧闭。窗户上都落满了黑色的灰尘。“主要还是怕黑烟进屋,不过就算这样,还是受到了影响,难闻的臭味一天都要闻到好几次。”
“考虑到学生的健康,现在校方已经把学生晨练项目取消了,打算等周边环境治理好了再重新启动。”据市第二高级职业中学副校长马春彦介绍,自从学校周边出现这些垃圾堆后,每次做早操时,站在操场上,不时就会闻到一股很呛鼻的气味,学生和老师对此反映比较激烈。“校方已向有关部门反映,期望垃圾早日能被清理走,还学生一个清新的学习环境。”
在灭火过程中,记者看到,不少过往的路人通过该处时,都是用衣袖掩住口鼻,快速通过。不少过往的车辆,也都纷纷关闭车窗,加大油门通过。
两村已协调,堆放处在塘西
“这里的垃圾,大多来自上金村,少部分属塘西村。”采访时,负责上金和塘西两村垃圾收集的环卫工人郑兴强告诉记者,确实是由于上金村原先的垃圾中转站被台风刮坏,又因不具备集中打包清运功能而转为它用后,环卫人员就暂时将垃圾倾倒此处的,但过段时间就有车来清运走这些垃圾的,而且他们不是对垃圾进行焚烧。
郑兴强说,自己和同事也住在附近,如果将垃圾焚烧,自己也会带来影响。根据最近几天观察,垃圾应该是由一些拾荒者,为了拿到垃圾中存有的铁丝或铜丝,而放火焚烧的。
随后,记者联系了塘下办事处。塘下办事处党委书记郑光春告诉记者,目前已与塘西村进行了协调,今后上金村的垃圾将会运往塘西村的垃圾场,集中进行清运,解决垃圾问题。
“现在只等上金村开会通过租用塘西村垃圾场的租金问题后,垃圾问题就能得到解决。”郑光春说,除此之外,他会立即派工作人员前往现场,查找垃圾被焚烧之人,并要求塘下环卫所,加强这段时间的垃圾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