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011版:实验室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自制指纹套骗过打卡机?不靠谱
“瑞报实验室”证实这一网络传闻是假的
把铝片熏黑
将食指狠摁熏过的铝片上
把粘有指纹的胶带反粘到上面
把铝片上指纹外多余部分剪下来
将铝片粘有双面胶的一面粘在手指上
将粘有铝片的手指按在指纹打卡机上

    自制指纹套骗过打卡机?不靠谱

    “瑞报实验室”证实这一网络传闻是假的

    ■记者 欧苗苗 /文  见习记者 王鹏洲/图

    近期微博上流传着这样一个帖子:只要一只空的易拉罐、一把剪刀、一支蜡烛、一个透明胶、一个双面胶和一个打火机就能复制指纹,7个步骤就能制作一个万试万灵的带有你指纹的指套,轻松应对指纹打卡机。

    这是真的还是假的?通过“人造指纹”的方式真的能够顺利瞒天过海“玩”过指纹打卡机吗?

    记者据此做了一番实验,反复6次,最终得出结论:自制指纹套无法骗过打卡机。

    原帖再现

    6步骤自制指纹套

    根据网帖,记者准备了实验用品:一支蜡烛、一只空的易拉罐(铝制)、一把剪刀、一个双面胶和透明胶,一个打火机。

    网贴上显示的步骤:

    步骤一:点上蜡烛,将易拉罐剪开,分别剪出四五片小铝片,然后将铝片搁置在蜡烛上熏黑,熏黑的程度要和易拉罐平时的颜色形成鲜明对比,让铝片上烧出一层焦黑的“炭粉”;

    步骤二:待铝片稍稍冷却后,便将自己的食指狠狠摁上去。让铝片上漆黑的“炭”在手指上描摹出黑色指纹的形状;

    步骤三:将手指上的黑色反粘到胶带上;

    步骤四:找一个空白的长方形铝片,把粘有指纹的胶带反粘到上面,将铝片上指纹外的多余部分剪下,并在铝片背面黏上双面胶,自制的“指纹”便成功了;

    步骤五:将铝片粘有双面胶的一面粘贴在手指上,并冲着铝片大大地哈上一口热气;

    步骤六:赶紧将粘有铝片的手指按在指纹打卡机上,看门禁机可成功读取铝片上的指纹。

    根据这几个步骤下来,就可以通过蜡烛熏出假指纹。

    6次实验

    自制指纹套无法打卡

    网帖的指纹套到底灵光不灵光?百闻不如亲自一试,记者要做的实验开始了。首先便是选择一家有指纹打卡机的单位,然后请该单位一工作人员来配合实验,原因是指纹打卡机只识别事先已经录入的指纹。

    别看网帖中能将易拉罐的铝皮剪得方方正正像模像样,但真正想把易拉罐很“规矩”地剪开还是需要一定的耐心的。

    接下来,便是炮制指纹。网上提示,铝片的黑色是“熏”出来的而不是“烧”出来的。记者在亲自实验后才发现,“熏”铝片还真需要门道。铝片上的黑色其实是蜡烛燃烧后的烟在铝片上凝结成的炭,蜡烛的外焰温度最高,所以在熏的过程中只要把握好铝片的高度,很容易便能将铝片熏成黑色。

    待铝片稍事冷却后,便将手指(是已被指纹读卡机确认过指纹的手指)狠狠摁上去,铝片上漆黑的“炭”便能在手指上描摹出黑色指纹的形状。

    指纹炮制完成,剩下的便是将指纹反粘到铝片上的过程。从剪易拉罐到最终将自制“指纹”粘到手指头上花了足足半小时。

    做出指纹只是这个实验的准备工作,真正测试实验“灵光”与否的是在打卡机上的实践。此时,把事先准备好的印有该工作人员指纹的铝片放在打卡机上面,机器没有发出任何声音。 “如果打卡成功,机器会发出指纹正确的提示音,否则就是失败了。”该工作人员说。

    这时,记者使劲地朝自制指纹哈了一口热气,试了几次,打卡机终于发出了声音,但显示的都是“请重按手指”的语音提示,始终不能顺利过关。

    实验中,记者先后自制了6个假指纹,都没有如网传的那样,可以让指纹机成功读取铝片上的指纹。

    实验宣告失败。

    失败分析

    光学指纹机无法

    识别自制指纹套

    指纹打卡机的工作原理到底是怎么回事,记者就此采访了业内人士,据介绍,指纹打卡机的工作原理是激光对指纹的凹凸纹线的反射。反射后形成的指纹和员工登记时的指纹进行比对,如果相同,则可以确定是本人。

    据了解,指纹识别技术是根据指纹节点的不同特性,将指纹图像输入到计算机的工作,由输入设备将一枚指纹转化为一幅数字图像。其核心技术为指纹识别算法,即利用人员的ID,先从指纹库中将事先录入的指纹特征提取出来,然后与现场采集的指纹提取的指纹特征值进行一比一的比对,来证明该人员为所要识别的人。

    记者根据网帖制作的指纹套,其实只是复制指纹,是没有凸凹轮廓的,这只能对付以前最早那种老式指纹打卡机,现在的指纹机都是光学指纹机了,这种机器的激光扫描器扫描的并不是手指,而是手指和扫描窗口接触时所形成的压痕,不论考勤机采用的是蓝色激光还是红色激光等等,其扫描所得的图像都是以黑白两色的格式传输到运算电路中(市面上大多是这类机子)。还有一种电容式指纹机,这类指纹机是靠指纹间凸凹轮廓间产生的电压来提供数据从而识别的,如果仅仅依靠假指纹也是无法操作识别的。

    同时,基本上所有的指纹仪都是需要感应活体的,“是感应活体的温度而不是别的。”该业内人士说,指纹仪都有一个温度值,也就是说“要达到一定的温度,扫描仪才能有反应”。在实验中,因为铝片达不到这样的温度,这也是实验失败的因素之一。

    其实,就算自制指纹套能骗过打卡机,还是不要追棒的好,细节决定成败,包括对考勤这个环节必需的敬畏,也应当成为我们慎独修养的一部分。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0001版:要闻
   第00002版:最新闻
   第00003版:财富榜
   第00004版:在现场
   第00005版:百姓事
   第00006版:人物志
   第00007版:远望角
   第00008版:飞云新闻
   第00010版:新闻绘
   第00011版:实验室
   第00012版:云江潮
   第00013版:广 告
   第00014版:金周刊
   第00015版:金周刊
   第00016版:广 告
自制指纹套骗过打卡机?不靠谱
瑞安日报 实验室 00011 自制指纹套骗过打卡机?不靠谱 2014-3-18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