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011版:玉海楼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吾恁界宿东门轮船埠头呐”
瑞安船舶相关历史(下)
内河轮船图

    “吾恁界宿东门轮船埠头呐”

    瑞安船舶相关历史(下)

    ■记者 林 晓

    上一期,我们的“飞云江人文系列”文章,刊登了《瑞安船舶相关历史(中)》,该文介绍了元代画家王振鹏的《江山胜览图卷》其中出现的瑞安船舶,至少已有近700年历史。

    《江山胜览图卷》有桥梁若干座,舟楫船只68艘,这可以看出元代飞云江江景及瑞安县城的情形,了解当时船舶的情况。

    此外,我们还讲到温州、瑞安一带因航运带来的工商业发达,唐代进贡海路带动航运、海产品的加工,也让普通百姓餐桌上以海鲜居多。我们还讲到县志中记载的“飞云渡”及渡船,以及在明清时期,瑞安有战船54艘的记载。

    这一期,我们继续讲解瑞安船舶相关历史,讲一讲航道、河埠及船舶的形制与种类。

    三大内河航道

    带动船舶发展

    飞云江是浙南第二大江,源出景宁畲族自治县景南乡白云尖北麓,流经泰顺、文成县,从高楼镇营前黄岙村入境至上望新村出东海。《瑞安市交通志》的《水运篇·内河航道》有“飞云江航道”、“温瑞塘河航道”、“瑞平塘河航道”这三大航道的具体记载。

    据资料介绍,飞云江航道全长198.7公里,境内航道长72.5公里,流域面积1345.43平方公里。

    温瑞塘河属飞云江下游北岸支流,为温州至瑞安内河航道。主航道规划定为8级,南起瑞安东门埠头,北至温州小南门埠头,全长36公里,流域面积277平方公里。

    而瑞平塘河是瑞安、平阳两地内河航运干线,属飞云江下游南岸支流,旧称江南运河,一名塘下河。源出平阳县莲花山,往北流经平阳县昆阳镇、万全镇至瑞安南岸码道。水流经南岸码道水闸入飞云江。全长14.7公里,流域面积215平方公里。

    据三大航道的记载,我们可以确定瑞安境内有100多公里的内河航道。在这么长的航道中,其历史源流发展相当久远,那么,“行走其间”的船舶形制与种类有多少呢?

    市玉海文化研究会名誉会长许希濂认为,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瑞安境内漫长的内河航道,在带动船舶发展的同时,也繁荣了沿江、沿河两岸的集市。

    方言中的“轮船埠头”

    瑞安境内漫长的内河航道,除了相关书籍上的记载,也表现在所取的地名上。例如,我们在带“湖”、“河”的地名中可以看出,如锦湖、丰湖、西河、河岙等地名;还可以在带“埠”的地名中看出,如上埠、中埠、下埠、彭埠等。

    埠,原本是停船的码头,靠近水的地方。除上文说到的在地名中有所表现之外,也集中在瑞安的一些方言口语中。

    瑞安方言问:“你生自若屋宕啊?”回答说:“吾恁界宿东门轮船埠头呐。”

    这两句话的意思是,“你在哪里啊?”“我现在在东门轮船埠头。”“生自”并不是出生在哪里的意思,“宿”也不是住宿的意思。

    通常情况下,用瑞安方言说“埠头”时要和“轮船”搭在一起,形成“轮船埠头”这个词组。

    上面提到的“匄吾恁界宿东门轮船埠头呐”如果说成“宿东门埠头呐”,就显得很拗口,甚至会产生歧义。

    瑞安至少有30处埠头

    据记者采访记录,瑞安至少有30处大大小小的埠头。

    瑞安港至平阳坑埠航线中有:桐浦澄头、仙降、碧山龟岩、仙降下林、荆谷沙垟、江溪新渡桥、马屿、顺泰村头等停靠埠头。

    瑞安港至岩头埠航线中有棠梨岱、陶山、陶山沙洲、龟岩等停靠埠头。

    温瑞塘河航道埠头有东门、莘塍、岑歧、塘下、罗凤塘口、仙岩河口堂(今属温州瓯海)、丽岙帆游(今属温州瓯海)等埠。

    瑞平塘河航道埠头有飞云码道、杜山头等埠头。

    许希濂介绍,上面提到的这些埠头形制较大,旅客集中,除此外,还有些小埠头。“大的埠头是客船必停的埠头,有些小埠头不经常停。一旦有旅客在岸上吆喝一声,或者船老大见有人等船,也会停靠的。”

    据了解,埠头形成了集市的繁华。比如湖岭潮基,历史上曾为飞云江主要支流金潮港的重要河段,航船的停靠埠头。埠头形成了经济集市和文化中心,逐步形成了商贸集镇。

    船舶为重要的运输工具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瑞安的船舶形制种类繁多,这里因为篇幅关系,挑选介绍几种有代表性的船舶。

    竹筏也称竹排,用毛竹削去青皮串扎而成,每排约10株毛竹。三国时期已使用。1958年设有湖岭、潘营、东岩3个竹筏运输社,其投入营运的竹筏有194张,筏工200人。1980年后,筏工陆续改行,如今漈门溪一带尚有个体竹筏户,作旅游观光或副业运输。

    替船儿,前头稍翘,尾部平,似一船锯成两半,故有“半只船”之称,轻便灵活,一人操作,手持丈余半片竹竿左右划水或系上缆绳,由岸上人拉纤。莘塍、塘下最多。唐宋时行驶于南塘,随后增加其他种类木船,近年少见。

    二尺四,船宽2尺4寸(约0.8米),长约2丈(约7米),分为4舱,载重1吨左右,塘下最多,又称“塘下船”。另有一种形似二尺四的民船,称“小四舱”,但船型稍小,多在温瑞塘河和瑞平塘河营运。

    脚踏船,旧时,李毓蒙所创造,铁木结构,脚踏推动,后因航速慢,脚踏吃力,未推广使用。上世纪50年代,瑞安内河航运站修船厂制造“脚踏翻水板”船,船后艄装置翻水板,以脚踏轮带动翻水板前进,后亦未推广。

    梭船,型似梭子,原出青田一带又称“青田船儿”,两头尖中宽大,亦称“两头尖”,装硬蓬和风帆。载重量5至10吨。航行于飞云江和温瑞塘河,有大蚌和小蚌两种。上世纪70年代起梭船增多,至1987年底有488艘。

    刁龟船儿,分四舱和六舱两种。型高,两舷(走马)宽50厘米,可行走。前头稍高,下有替水板。尾部装明舵,有硬蓬,船后舱有盖板,供船工夜宿、休息。载重量10至15吨。设二把桨、后艄桨兼掌舵,适宜内港航行,是飞云江潮流河段运输工具。

    河鳗溜,型小,机动灵活,似河鳗。船长约3.5米,宽约0.7米,载重0.5吨。一船两桨,有时三桨,也可一桨划,为小河,短途零担客货运工具。

    河厢,内河运输工具、俗称大河厢、河厢扁(单万载)、河厢儿。船形扁而宽,有二桨、或三桨,航行平稳。上世纪60年代后,配小马力,成为机动船,并由小吨位到大吨位,可载重10至15吨。

    帆船,靠风力行驶,无风摇橹。1960年起机帆并用,1970年起扩大吨位为机动船。小型帆船有舢板、浪头飞、荷花大等几种。轻便灵活,随浪头起伏,由二三人操作,前后驾桨、帆桨兼用,头尖稍高而尾阔,一般航行于海边或江边,载重量为5吨左右。

    内河拖轮,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温瑞塘河始有小汽轮拖带2艘客货驳,内河拖轮分货拖和客拖两种:有的无货舱和客位,仅安装机车和驾驶室;有的除机车间和驾驶台外,还设有客、货舱位。拖轮按马力大小,拖带一定吨位的客货驳船;客拖设靠椅于两舷,旅客相向乘坐,中置坐凳。

    水泥船,因用水泥为材料故名,方头,方艄,平底,宽舱,首尾均有闷舱以增大浮力。1963年初,瑞安造船厂试制水泥农用抽水机船,1965年,制造18吨水泥驳船,此后内河沿海运输使用水泥船,作为驳船或自载船。

    钢质船,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始有1艘。上世纪70年代开始,钢质船逐年增加。1987年末,共计45艘,钢质汽车趸船,有二车、四车、六车三类。船型长方,两头形状一样各有起落杆,起动跳板,供汽车上下船用,有300客位、400客位和500客位三种。船型呈长方,头略尖,平底,船壳、甲板及扶手栏杆均为钢质,甲板下安装机器,甲板上为客舱,周围置有安全网,冬天围以白粗布挡风。

    瑞安市社科联  协办

    电话:65818090

    电子信箱:941222480@qq.com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0001版:要闻
   第00002版:聚焦点
   第00003版:最新闻
   第00004版:微播报
   第00005版:百姓事
   第00006版:议事厅
   第00007版:财富榜
   第00008版:在现场
   第00009版:远望角
   第00010版:榕树谭
   第00011版:玉海楼
   第00012版:广告
   第00013版:专版
   第00014版:专版
   第00015版:专版
   第00016版:车周刊
“吾恁界宿东门轮船埠头呐”
瑞安日报 玉海楼 00011 “吾恁界宿东门轮船埠头呐” 2014-3-19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