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霆”一号吹响号角
边打击边植树 让污染企业无处容身
本报讯(记者 黄国夫)“咔、咔、咔……”挖掘机挥舞着长臂,一间间用竹排搭建起来的涉水污染企业、场点被捣毁。从昨日起,针对酸洗、电镀、发黑、废塑料等非法污染企业、场点的“雷霆”一号行动进入集中整治阶段,罗凤、塘下、海安等办事处兵分多路对这些企业、场点进行取缔。
昨天上午,记者跟随执法队伍来到罗凤沙渎村一小熔炼生产点。这个非法加工点建造在山脚下的一片树林里,地点十分隐蔽。由于小熔炼生产会产生大量的有毒气体,记者看到附近的树木被熏黑导致死亡。
据了解,罗凤是小熔炼的集中地,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发展迅速,大多位于银岙、沙岙等村,经过前几年的严打,很多小熔炼加工场点开始向山脚隐蔽的地方转移。
“去年,我们已经对这个非法加工点进行过10多次的打击,但是由于小熔炼加工点都是用竹排简易搭建而成,成本低,利润高,往往在打击后的两三天内就死灰复燃。”罗凤办事处主任陈直伦介绍,小熔炼加工‘回潮’现象严重,给执法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难度。
该非法场点虽然经过多次的打击,多个熔炼锅已被铲除,但当执法人员来到此处时,还是有一口熔炼锅正冒着热气,一名工作人员正准备加工。
为了防止该加工点继续生产,此次行动执法人员除了捣毁简易竹排、水泥场地外,还现场植树绿化。
“我们这次是有备而来,泥土、树苗前期都已经准备好了,捣毁后直接植树,让这些小熔炼场点无容身之地。”陈直伦说。
在现场,场点被捣毁后,推土机运来准备好的泥土覆盖在上面,执法人员立马将一株株树苗种植起来。原本脏、乱、差的场点,种上树木后,变得美观起来。
而另一边,塘下办事处也兵分多路,走进各个村居对废塑料加工点进行打击。
“由于废塑料加工点多隐藏在旧厂房、民居、违章厂棚内,难以查找,我们不得不走进各个小巷一一排查,发现后采取停电断电等措施予以取缔。”塘下办事处副主任黄和平介绍,很多加工点为躲避打击,采取了白天停工晚上上班的形式,为此,该办事处启动夜巡,对其进行打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