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仔细了 “野鸡大学”都“长”啥样
日前,教育部公布了44个我国公民主要留学国家1万多所正规学校名单,并特别提醒,留学前一定要对所选的学校进行充分了解,谨慎选择留学中介,勿被“野鸡大学”或虚假留学信息诓骗。据悉,这些大学95%的学位证书颁给了中国人。如何避免被骗入国外“野鸡大学”?除了要选择好正规的留学机构,做好第一次过滤外,也可通过以下7个方法,加以甄别。
看办学时间。“野鸡大学”办学时间短,有的一两年,有的三五年,没有传统和文化底蕴。
看教学设施和教学场地。一般大学都有教室、行政楼、图书馆、电脑房、操场等,而“野鸡大学”的硬件配备极其有限,有的干脆在商务楼租房,有的展示图片上的图书馆很小,书籍只有一千来本,电脑房只有一两个,一看就知道是“糊”出来的。
看专业。“野鸡大学”专业非常狭窄,基本上市场上热什么,就开办什么专业。
看师资。通过了解资料,不难发现有些“野鸡大学”师生比例很小,有的甚至只有1:40。学校的教师来源主要是公办学校老师“走穴”。碰到这样的学校,一定要三思而后行。
看宣传。中介宣传时非常商业化,甚至用上“练摊式”营销手段,所谓顾问常用“这个学校什么都好、保证可以移民、读起来很容易”等语言来鼓动学生。
看招生标准。张榜公布时学校要求明明很高,但学生的平均分勉强够60,雅思成绩还不到5.0,中介却满口应承说没有问题,肯定能上。
看课程安排。为了赚取更多学费,“野鸡大学”根本不会考虑学生的学习背景和具体情况,而是恶意安排诸多课程。曾有学生入学后,被连续安排了语言课程、证书课程、文凭课程、学历课程,付出了高额的学费,才被安排进入正式课程。
“野鸡大学”
“野鸡大学”主要指海外一些虽合法注册办学、但不被所在国社会和专业认证机构认可的学校。他们被称为“学历工厂”或“学店”,办学以营利为目的,通常采用容易与知名大学院校混淆的名称,以混淆视听的方式招收学生,钻相关国家的法律漏洞,滥发文凭。
据美国《高等教育纪事报》公布的数据显示,这些“文凭工厂”每年要创造近10亿美元的利润。在这样丰厚利润的刺激下,“文凭工厂”如此疯狂,并不奇怪。这个大背景下,也催生了国内留学市场的黑中介。
那些栽倒在
“野鸡大学”门前的名人们
乐嘉:和孟非一道主持“非诚勿扰”火速蹿红,不幸沦为了方舟子的攻击目标。尽管乐嘉一再声称自己仅中专毕业,但其简历上一段“阿姆斯壮大学(Armstrong University)”工商管理学士的经历,还是被方舟子紧咬不放,同时,乐嘉自创的性格色彩学,也被质疑剽窃,幸运的是乐嘉坦然地承认了“野鸡大学”经历这一条,赢得了大家的认可。
唐骏:2010年7月,中国第一职业经理人、“打工皇帝”唐骏深陷“学历造假门”,成为媒体的焦点。面对方舟子的连番轰炸,唐骏先生先是“大方”地表示不作回应,而后亮出了自己的“杀手锏”——西太平洋大学的博士学位文凭。很遗憾,这所“西太平洋大学”的博士文凭并没能为唐骏带来好运——风波并未就此平息,反而“西太平洋大学”也自此被推下了神坛,成为了“野鸡大学”的代表词。
张建华:中国农业大学副校长张建华被曝是加州美国大学MBA毕业,该校也是一所“野鸡大学”。可以看到,在教育部涉外监管信息网上并没有该大学的名字,张建华回应称是希望学习管理知识故自费参加加州美国大学MBA班学习,并没有用加州美国大学MBA谋取利益。
(吴超琪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