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一条山路要伐一片竹和树
网友:应优先考虑生态环境
村委会主任:方便村民种植运输农作物
■实习生 林子涵 记者 郑旦
“焦坑村为修一条通往山上的路,把沿途的竹林和树木都砍掉了,太可惜了!”日前,有网友向《瑞网议事厅》反映,马屿镇焦坑村未经审批修建通往山上的水泥路,并擅自砍伐数十年树龄的树木和竹子,希望有关部门制止这种破坏生态的行为。
据该网友介绍,该村的这条山路从年初开始建设,才修了一小段就已砍伐了大批沿途的树木、竹林,再修上去肯定还会造成更多砍伐。
“现在都在提倡绿化,村里却反向而行。费这么大人力、财力,修这么一条用处并不大的山路,到底值不值得?”该网友认为,村里应谨慎考虑修这条山路的得失,相关部门也应该及时制止此类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
日前,记者来到该村。沿着一条狭窄的水泥台阶往上走,约5分来钟,就能看到一条三四米宽的盘山黄泥路,该路路基已成形,只要铺上水泥路面完全可供1辆汽车行驶。在这黄泥路旁,原本郁郁葱葱的一大片毛竹被砍伐,有的被连根拔起,横七竖八地摆在空地上。据目测,这些竹子大都已长有8米多高。但在山脚处,记者未发现被砍伐的树木。
一名村民说,这些竹子都是村民自己种的,他家也种了一些,已经有多年竹龄了,现在被砍了确实有些心疼。
“但为了修路,只能砍了毛竹,毕竟造了路通了车,上山就方便多了。”该村民说,通往山顶本来有两条路,一条水泥台阶路,一条石阶路,仅作为村民步行之用。若想运一点东西上山,十分不方便。
据附近村民介绍,这条路修好后能直接通上山顶,但山上并没有常驻农户。那村里修这条路有啥用途呢?
“看着那些杨梅、番薯白白烂了,我心里别提多难受了。”据焦坑村村委会主任苏忠才解释,山上虽然没有农居,但很多村民在山上种了杨梅、番薯等经济作物。以前丰收时,村民都要从山上一担一担挑下来,不但人工成本很高,也浪费了时间,致使这些农作物难卖、难赚钱,近年来很多村民不愿上山种植,有的宁愿杨梅烂在树上,也不愿意上山采摘。
苏忠才说,去年11月份,村里就此事专门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大多数村民支持修一条开汽车、拖拉机的上山水泥路。这条道路于今年3月初开始动工,计划修建1500余米,目前已修了约600米,需要10多万资金。目前修路的钱都是村民自愿筹集的,但资金缺口还较大。
关于修路时砍伐竹子和树木,苏忠才解释,山脚的毛竹确实因修路砍了不少,村里将按村民代表会议上通过的决定,每株10元的价格赔偿给所有者。半山腰至山顶,道路开凿的多为岩石,极少有树木,不用砍伐过多的树。如果确实需要砍伐的,他们会事先与所有者商量具体补偿事宜。
至于修建这条山路是否已经相关部门审批一事,苏忠才表示,他们正向马屿镇提交正式的申请报告。随后,记者又联系了马屿镇副镇长胡美锡,其表示已获悉焦坑村修路这件事,但还未收到相关申请报告及规划图等,详细情况不太了解。
原本郁郁葱葱的竹林已被铲除
部分被砍伐的竹子还留在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