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001版:要闻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解决纠纷310多件,协调建设项目50多项,办理各类服务530起
群众点赞“红色细胞工程”
马屿镇马北村“两委”成员和邻长在村图书馆集中学习

    解决纠纷310多件,协调建设项目50多项,办理各类服务530起

    群众点赞“红色细胞工程”

    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本报讯(记者 欧苗苗 通讯员 陈永操)作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新载体,“红色细胞工程”去年底开始在我市各镇街140多个村居开展试点工作,基层党员如同一个个“细胞”,深入到村居、小区和居民家中,传达政策、了解民意、解决困难,为社会“大肌体”的健康和谐输送“氧气”和“养料”。截至目前,共解决纠纷310多件,协调建设项目50多项,办理各类服务530起,开展各类活动150多次,深受群众好评。

    近日,记者走进我市“红色细胞工程”最早试点的村——马屿镇马北村。该村邻里互助会第九组的邻长金建光像往常一样,带上邻长笔记本,来到村民王北傲家里。他一边询问王北傲的康复情况,一边在笔记本上记下回访情况。

    王北傲去年7月突发小肠气,入院手术治疗后,引起身体不良反应,与医院发生纠纷,双方一直协商不下,一直拖了近8个月。金建光在得知这一情况后,多次上门,协调多方帮助解决困难,最终院方答应承担80%的后续治疗费。这样一来,加上医疗保险的话,王北傲基本上就不用为后续治疗费操心了。

    “幸亏有邻长,如果没有他,或许我还在为筹钱治病烦恼,现在心里的石头终于落了下来,身体也在顺利恢复中。”王北傲激动地告诉记者。

    金建光所在的邻里互助会有村民20户共68人,他告诉记者,作为一名党员,一定要为邻里的村民干好事办实事。现在除了他自己每周都上门“寻诊”之外,一些村民在遇到纠纷或困难的时候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他。

    据了解,马北村里像金建光一样的党员邻长共有19名,每个邻长分别联系10至30户村民,关怀孤寡老人、调解纠纷、听取民意等都是邻长的日常工作,同时还通过“一牌一卡一本”,即悬挂党员邻长户牌、分发互助会联系卡、记录邻长工作笔记,架起党群“连心桥”。

    除了邻里互助会之外,马北村还以原籍或现住在该村的公职人员、专业技术人员为基础,组建了一个服务联盟,按需为基层群众提供服务,进一步提升了细胞服务能力。马北村还利用村图书馆丰富的藏书,定期组织党员集中学习,切实提升基层干部队伍的工作能力,为红色细胞作用发挥提供保障。据悉,该村图书馆藏书量达27000册。

    马屿镇组织委员周旭东说:“邻长们通过串串门、谈谈心、说说话,把我们基层群众想要说的话收集起来,带给党支部和党委,让党支部、党委知道群众最想做什么,最愿意解决什么。”

    据了解,“红色细胞工程”是指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构建起以镇(街)党委、政府为龙头、村(社区)为主体、基层邻里互助会为平台、广大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共同参与的基层治理新机制。

    我市将“红色细胞工程”作为党的群众路线在我市的具体实践,通过“三联三聚”,建立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基层服务网络;通过传统手段与新媒体技术相结合,加大资源整合力度,形成电话服务、微信、网络问政三大民情反馈平台;把化解基层难题作为“红色细胞工程”建设的主要任务,深化“一线工作法”,“全方位”凝聚破难合力,并形成五星争创机制和党内即时、年度、长远激励等一系列重要保障机制,充分整合细胞内外力量,努力服务基层发展大局。

    “我们通过亮身份、亮承诺、亮实践等活动,促使农村党员的服务意识进一步增强,原本村级组织无力顾及的邻里难题得到及时化解。”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说,接下来将继续加大工作力度,根据邻里互助会的实际作用发挥情况,促使每一区域都得到精细管理,每一家庭都得到贴心服务,每一诉求都得到有效回应,切实做到群众“话有地方说,事有地方办,困难有人帮,问题有人管”,全面推进“红色细胞工程”建设。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0001版:要闻
   第00002版:最新闻
   第00003版:有话说
   第00004版:财富榜
   第00005版:财富榜
   第00006版:议事厅
   第00007版:江南新闻
   第00008版:微播报
   第00009版:在现场
   第00010版:百姓事
   第00011版:百姓事
   第00012版:认知墙
   第00013版:广告
   第00014版:专 版
   第00015版:家周刊
   第00016版:广 告
群众点赞“红色细胞工程”
导读
打造破难攻坚“瑞安样本”
瑞安日报 要闻 00001 群众点赞“红色细胞工程”
2014-3-27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