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002版:最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我市河道整治力度不断加大
今年再投8200万元打造生态河道
整治后的塘下八水浃

    我市河道整治力度不断加大

    今年再投8200万元打造生态河道

    ■记者 陈成成 通讯员 陈洁/文

    见习记者 陈立波/图

    清清的河水从村边静静流过、尾尾鱼儿在河水里畅游、岸边遍种各种绿色植物,老人带着孩子在河边散步、嬉戏,一派其乐融融……这样“人水和谐”的场景在我市不少镇街可以见到。这是我市近年来加大河道整治力度,创建环境优美的“生态河道”带来的可喜变化。

    记者昨从市水利局了解到,近几年我市投入1亿多元,对全市103条(段)近50公里的河道进行综合整治,先后完成仙降东川、东河、西河,马屿环城河一、二期,中塘河整治一期工程,塘下八水浃等共十几条(段)河道的生态建设任务,完成河道生态建设12.46公里、投资8110万元。

    今年开春以来,马屿环城河三期、天井垟马岙河、天井垟河、茶亭河,曹村老港、石牌河,陶山张染河,总长23.3公里,投资6200万元的生态河道建设正如火如荼地开展。

    在陶山镇张染村村口的河堤上,每天都有不少施工人员忙着在河堤两旁种树植绿,“扮靓”张染河。据了解,该村经常因台风或上游的大雨而引发洪水,村里这条河堤也修过很多次,不过大多是堆点泥土修修补补,一遇台风、洪水等灾害性天气,村民家里就遭殃。去年“菲特”台风带来的巨大雨量把张染河河堤给冲垮了。“当时水涨得很高,没多少工夫就把土堤冲开了,水顺着口子灌进村子,到处是汪洋一片。”张染村一村民这样描述当时的情景。台风过后不久,张染村立即启动了张染河生态护岸工程,计划投资500多万元,对河两岸的1388米土堤进行改造,建成生态驳坎。等到把河岸两旁的生态景观工程建设后,这里又将是一处“风景”河道。

    “传统河道治理模式的直接后果是,水陆间连通性被阻断,从而引起河道生态系统的巨大变化,包括河道水质变化、蓄水量降低、鱼类和野生动物栖息地丧失等。”市河道堤防监理所负责人说,而生态河道建设是跳出单一水利工程规划设计的旧思路,既要考虑河道的防洪、排涝、蓄水等功能,还要发挥生态、景观、休闲等功能,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品位,实现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赢。

    据悉,今年计划开工建设的生态河道还将有飞云上埠村河道,塘下叶庄村河道、新居村河道,高楼漈门溪东坑段,湖岭三十一溪溪坦段等,总长度3.5公里,总投资约2000万元。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0001版:要闻
   第00002版:最新闻
   第00003版:有话说
   第00004版:财富榜
   第00005版:财富榜
   第00006版:议事厅
   第00007版:江南新闻
   第00008版:微播报
   第00009版:在现场
   第00010版:百姓事
   第00011版:百姓事
   第00012版:认知墙
   第00013版:广告
   第00014版:专 版
   第00015版:家周刊
   第00016版:广 告
群众微心愿 党员帮实现
简明新闻
今年再投8200万元打造生态河道
瑞安日报 最新闻 00002 今年再投8200万元打造生态河道
2014-3-27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