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出去应酬,多回家吃饭”
一句充满人文关怀的提醒
■林 言
据媒体报道,最近习近平总书记提醒党员干部“少出去应酬,多回家吃饭”。朴实的语言,语重心长;简单的道理,意味深远。
“少出去应酬,多回家吃饭”,是健康生活方式的回归。无论对党员干部,还是普通百姓来说,这句话都非常在理。物质富裕,生活水平提高,吃的丰富了,下馆子应酬多了,随之而来的胆固醇、脂肪肝也高了多了,对身体的伤害越来越大。个别领导在酒桌上吃出人命来的新闻,也时常占据报端。回家吃饭,炒点青菜下饭,正是健康生活方式、良好生活状态的回归。身体健康成为人们的渴望。而这样的生活方式、生活状态,却成为一些人的奢侈品,多回家吃饭吧,这是身体健康的需要。
“少出去应酬,多回家吃饭”,是家庭和谐的真情呼唤。吃出问题,吃出夫妻感情破裂、吃出家庭不和谐,这样的事,现实中时有发生,媒体上时常看到。应酬多了,在家的时间就少了,与家人相聚交流的时间就更少了。一些领导应酬非常之多,天天这里吃那里吃,一年之内几乎没有几天是在家吃的。而现在家庭成员少,如孩子上学了,而妻子(丈夫)经常独守厨房,谁会没有意见?这样日积月累,亲情就会慢慢淡薄,不和谐因素就多了。少出去应酬吧,是家庭亲情的渴望。
“少出去应酬,多回家吃饭”,是党员干部清廉的要求。前几年“三公”经费居高不下,公款吃喝是腐败的痼疾。应酬多,不是说影响力有多大、面子有多好,而恰恰说明一些领导有多“腐败”。一些人不计代价请领导吃喝,往往是有目的的。都说,“吃人家的嘴软,拿人家的手短”。吃了人家的总得要替人家办事,这样违纪犯法的事就多了。酒往往与色连在一起,少数领导因酒起色,陷入美色的漩涡不能自拔。现实中,一些领导干部违纪犯法的案例,无不说明这样的道理。少出去应酬,多回家吃饭,远离酒色,远离伤害吧,这是党员干部自我保护、清正廉洁的要求。
“少出去应酬,多回家吃饭”,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党员干部的关心、爱护。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八项规定”,坚决反对、狠刹“四风”,又为党员干部“少出去应酬,多回家吃饭”提供了纪律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