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加工,网上叫卖,6.5吨瑞安虾皮32秒“秒杀”一空
瑞安渔网触碰阿里巴巴电网
■记者 项乐茹 实习生 苏航
速读区
昨天上午10时,我市华盛水产的“华盛渔加2号”海上加工船率领100艘渔船,撒出第一网,并在30分钟内将新捕捞的鱼虾加工成虾皮制品。同时,通过船上铺设的wifi信号,来自全国各地的数万份订单涌入聚划算平台,6.5吨虾皮产品在32秒内“秒杀”完毕。抢拍成功的买家,将在48小时内品尝到瑞安虾皮的美味。
我市首创国内全新行业领域合作模式,让渔网触碰互联网。昨天上午,瑞安市华盛水产有限公司启动“海上第一网——中国海洋渔业互联网启航仪式”,携手阿里巴巴聚划算平台,实现瑞安“渔业航母”与“电商巨头”的强强合作。
32秒内“秒杀”6.5吨瑞安虾皮
“开始捕捞!”昨日10时整,随着一声捕捞命令,“华盛渔加2号”率领提前待命的100艘渔船,正式撒网捕捞,并将捕捞上来的鱼虾第一时间进行加工。
这一场景,通过wifi信号,在互联网上直播。
与此同时,聚划算平台上整点限时抢拍开始,来自大江南北的订单瞬间纷涌而至。
“231份,745份,820份……1000份。”记者在现场看到,仅仅32秒钟,1000份总共6.5吨价值260万元的虾皮,“杀”完毕。“第一网”捕捞上来的鱼虾,30分钟内在“华盛渔加2号”船上加工制成干制品,并于当天14时运回瑞安港口,16时统一发货。等于说,今天早上,第一批收货的买家就能品尝到瑞安虾皮的美味。
这就是瑞安“渔业航母”华盛水产与国内“电商巨头”阿里巴巴聚划算平台,强强合作碰撞出的巨大火花和效应。据华盛水产总经理郑志成介绍,这次参加聚划算平台的产品共有18个品种,都是华盛的特色产品。
“渔网和互联网触碰后,以前吃到渔制品需要十几天,而现在只用48小时。”郑志成说,海上移动加工船将捕捞到加工时间从50小时缩短到30分钟,电商平台及物流则将销售渠道耗时最短缩至24小时。
传统渔业与电商平台的有益尝试
我市渔业资源丰富,但长期以来,渔业海上捕捞、陆地加工、销售的传统模式没有改变,成为渔业产业的发展瓶颈。海上移动加工船与电商平台的结合,将减少流通环节,减低流通费用,是未来渔业产业的新路径。
“这在之前是不可想象的事。”华盛水产董事长陈善平说,海鲜产品网上卖并不是新鲜事,但华盛利用海上加工船现场加工、网上叫卖的形式,吸引客户,是利用自身优势拓展市场的一种新模式。
华盛搭上聚划算,也成为其出口转内销的渠道之一。“如今,单靠外销这一条腿蹦跶,已经不行了。”郑志成说,华盛以前以出口为主,但随着近年全球经济状况走低,华盛需要实现出口转内销的转型。
此次,阿里巴巴聚划算正是看中华盛的海上加工能力及优势。阿里巴巴聚划算总监刘家洛说,华盛水产作为渔业加工业的龙头企业,其海上加工能力走在全国前列,这也是他们选择华盛合作的原因。“通过聚划算,华盛能直接接触消费者及消费需求,这是传统销售模式的改变,今后,华盛不仅仅是加工业,还是服务业。”
“在这种合作模式下,华盛不再是卖库存,而是卖需求。”国内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实战专家黄刚也来到现场,他表示,C2B模式下,将生鲜水产搬到网上,不但满足客户的需求越来越快,更关键的是不再卖库存,而是销售模式发生重大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