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场景观美如画 文化浮雕显底蕴 综合整治靓窗口
火车站站前广场“貌美如花”等你“西”
■记者 金汝
“没想到瑞安的火车站广场这么美,很大很靓,特别是位于中轴线上的主题浮雕,简直就是一卷瑞安浓缩了的文化史。有园林小品,有休息座椅,碧水蓝天,一下子就把瑞安的脸面给竖起来了!”昨日中午,来瑞安看望同学的南京游客刘先生告诉记者,在候车返回南京的间隙,他到瑞安火车站站前广场拍照留念。
2009年9月28日,随着一声汽笛的长啸,瑞安迎来首列“和谐号”动车,直接从无铁路时代进入铁路运输的高速时代。
与动车一道成为城市风景的还有那座犹如一艘大船扬帆起航的火车站站房,以及美如公园的站前广场。
平整的路面,记载瑞安千年历史和人文的地面浮雕,规范的分流车道,不同种类的绿化乔木……透过这充满生机的景象,人们看到了瑞安铁路事业带动瑞安再次发展的新希望。
站前广场美如公园
温福铁路瑞安段全长17.8公里,除了辐射瑞安1271平方公里土地,北上可达杭州、上海,南下可至厦门、深圳。每天34趟车次带来的是数以千计的客流,迎来送往的是来自四方的宾客。瑞安火车站是他们了解瑞安的第一扇窗口。
一走出瑞安火车站,车流在此有序进出,行人在此从容过往,交警、运管人员、派出所民警、车站服务人员会不时出现在旅客游人的身边,为人们提供各种服务,一幅重彩浓墨的交通行旅图勾勒出了站前广场和谐与安宁。
站在江南大道望向瑞安火车站,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条长100多米、宽约4米的地面浮雕图卷。
从农耕文明到三国建县、白乌兆瑞、撤县建市,仿佛看到千年古县的沧海桑田;从藤牌舞到瑞安鼓词、木活字印刷等,传统文化的魅力在雕塑上浮现;从蔡敬则到陈傅良、叶适、高则诚、孙诒让、林去病等,历史文化名人仿佛正在讲述瑞安往事;从圣井山石殿到玉海楼、隆山塔、利济医学堂等,历史古迹和风景名胜成了瑞安的地标。
沿着地面浮雕徐行,犹如穿越长达千年的历史长河,眼前掠过一幕幕瑞安历史商业、文化景象及现代瑞安风貌。
站在广场环顾,目光所到之处俨然是一处园林式景观:红花绿草、高树低木错落有致,清波流淌的河流在此绕广场而过,形成一片瓦蓝的人工湖,斜斜的落日将湖面洒满金色,两名女孩相互给对方拍照留念。一座亭子临湖而建,从2米多高的芦苇丛中探出半个身子,一对情侣手挽手说着悄悄话。
“时空穿梭”彰显文化底蕴
作为城市的脸面和窗口,要想在这块约4万平方米的区域内精雕细琢出满意的风景,必须做好总体建设的谋篇布局。
日前,作为瑞安火车站站前广场方案主创人员之一的陈继林,向记者娓娓道出当初设计方案的经历。
瑞安是一个集商业、文化、山水魅力于一身的水乡城市,如何利用现有空间,充分展示瑞安城市魅力成为难题,但包括陈继林在内的3名主创人员均不是瑞安人。
好在陈继林此前曾参与瑞安市委党校园林设计,对瑞安并非完全陌生。他请来陈思义、董震宇、舒贤国等几位瑞安文化人当“老师”,详细了解了瑞安的前世今生,感受到了瑞安深厚的文化底蕴,脑海里逐渐清楚分离出一组最具瑞安特色的历史、文化符号和人物。
“正是有了他们的介绍,我心里逐渐有底了,隆山塔、木活字印刷、南戏鼻祖高则诚等文化符号开始在我们的脑海中跳跃。”陈继林说。
设计团队先后设计了3个方案,终稿包含“重商”文化地雕、码头桅杆雕塑群、四大水乡特色景点,并在入围的5套设计方案中脱颖而出。
该设计最大的特色是将火车站出站与站前过渡区、站前大道、江南大道相连接,通过花坛和地面雕塑,先后表现瑞安“三国置县”、“南宋设府”、“元贞升州”等悠久的历史文化和历史名人轶事,同时也反映出瑞安历史商业文化以及现代瑞安风貌。
陈继林说,有一次去北京出差,参观故宫时看到中轴线上的龙雕,十分庄严大气,而这个灵感最终被移植到瑞安火车站站前广场中轴线的地面雕塑中。
第二大特色是以水体为纽带,在沿河设置能体现江南水乡特色景点,在场地北端设置台阶式的花台,内置时令花草,表现江南水乡典型的田园风光。在河岸绿化较宽处以文化墙围成小型休闲区。
为了提高场前广场的景观内涵,设计单位让广场周围的一水一土一草一木都成为广场景观的缀饰,如在站前广场前方拓宽一条河道,形成一片湖泊。除了挖出一河粼粼水波之外,还将它按公园式标准去建设,沿河铺设游步道,对河沿进行草坪铺设和绿化,建设建筑小品,同时建设亲水平台等等,供游人和乘客观赏风光和休憩。
“当站前广场的最终容貌呈现时,我们还是比较满意。”陈继林开玩笑,要是100分为满分的话,可以打八九十分吧。
“脏乱差”变身“白富美”
瑞安火车站通车以后,站前广场曾一度十分混乱,脏、乱、差的现状引起社会舆论的较大反响。
经常乘坐动车来往于瑞安和杭州之间的商人张存林对此深有体会。
“一来到火车站,就看到出租车、黑车抢道、抢生意,广场上停了很多残疾人助动车拉客。一到晚上,摊贩就在广场上抢占地盘,广场成了娱乐场、垃圾场。”张存林对于过去站前广场的印象,就一个字:乱。
他的说法得到瑞安火车站站前综合管理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姜良柳的印证。姜良柳说,在相关单位介入站前广场管理前,这里摊贩成群,经常垃圾满地,治安、刑事案件时有发生,甚至出现出租车与黑车司机争抢客源,斗殴致人轻伤的案件。
从2011年2月开始,我市着手站前广场整治工作,市火车站站前管理经营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站前管理公司”)介入管理。同年9月,瑞安火车站站前区综合管理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成立,江南新区管委会物流局、城建监察大队、公安局、交警大队、运管所及飞云街道城建办等职能部门组建领导小组办公室,并抽调公安、交警、城建监察、运管所等部门工作人员入驻到火车站站前区负责日常综合管理工作。
“最多时有80多个摊位,不仅噪音扰民,还随意丢弃垃圾,广场上油渍满地。”市火车站站前管理经营服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亮说。
去年7月21日至8月20日,“站前管理公司”与“领导小组”在火车站站前区域范围内开展摊点专项整治行动,在大力开展集中劝退行动的同时,针对个别“钉子户”摊贩,开展小规模、有针对性的取缔活动。专项整治之后,马上开展日常化管理,每天6名保安在广场上巡逻。
与以前相比,经过长期治理的站前广场秩序明显好转。
但是,广场上的一些建筑仍经常遭“黑手”。陈亮告诉记者,公厕、亭子、休闲凳子等附属设施经常遭人为破坏,公厕甚至一个月内被破坏3次。
江南新区党委副书记陈晓锋说,瑞安火车站不但是瑞安的重要交通枢纽,同时也是远近客人了解瑞安的一扇窗口。想要让这扇窗口熠熠生辉,既要有凸显地方特色的建筑景观,还需要人性化管理。
陈晓锋说,目前站前广场采取日常化管理,秩序明显好转,但是仍存在派驻人员不到位、管理力量不足、管理机制不顺、权责利不统一等问题,管理还有不少瑕疵。
“下一步准备采取分块管理的方式,比如环卫、治安、绿化养护等切块,由专人负责,使日常化管理步入常态、有序、规范的轨道。”陈晓锋说。
陈亮说,站前广场代表了城市形象,希望来此游玩的人遵守公德,珍惜公共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