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通交通“堵点”
为村民跑腿办证件
仙降为民服务
立说立行
■记者 金汝 通讯员 黄世树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让我们得到真切的实惠,这个困扰村民的路口‘堵点’马上就要畅通了。”昨日,仙降街道项岙村村委会主任项宝年指着正在拓宽的项岙路口高兴地说。
这个拓宽的路口是仙降街道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应村民提出的要求而修建的,也是此次教育实践活动立说立行的成果之一。
据悉,该街道发动街道党员干部深入村子和群众当中,听民生,解民忧,对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立说立行立改,让群众切实得到实惠。
交通“瓶颈”打通了
项岙路口位于新56省道仙降段,北通项岙新村和仙降街道办事处,南达项岙老村、新河村和金山村等地,人流量和车流量很大,极易成为交通“堵点”,尤其是项岙路口南段路面狭窄,上下班高峰期,等待通过的车辆往往排起长龙。
经常驾车来往于该路口的村民王先生就吃过不少“苦头”。今年1月的一天中午,他要从仙降赶到市区参加酒席,结果被堵在这个路口,平时只用三四分钟的路程,足足开了20多分钟。
村民的苦恼和呼声转化为该街道和村干部的实际行动。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该街道立说立行,认真听取群众建议,并与村干部协商,于3月份开始拓宽项岙路口南段路面,打通交通“瓶颈”。
经过20多天的改造,路面宽度从以前约6米拓宽到约15米。项宝年介绍,等下一步相关部门移开红绿灯、隔离栏等设施后,这个交通“瓶颈”就真正打通了。
悬了6年的房产证办下来了
仙降街道党员干部在教育实践活动中,听民声、解民忧,把解决居民困难放在首位。该街道党工委组织委员夏志东说:“老百姓的问题无小事,党员服务群众也体现在点点滴滴的小事上。”
前段时间,东川村党支部书记仇观快就遇上了这样的“小事”
仇观快告诉记者,6年前,村里建了一批解困房,用于解决无房户的住房难题。由于历史原因,村民陈某和仇某为1间解困房的房产证起了争执。
据悉,这间解困房里住着仇某,可房产证却登记在陈某名下。这些年来,房屋和屋主的关系无法理顺,让村干部如鲠在喉。
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该村把这一难题摆上桌面。近1个月来,党员、新老村干部、村民代表先后10多次找到仇、陈二人协调,并通过双方的亲朋好友做思想工作,你一言我一语,逐渐改变了陈某原先提出的过高的经济补偿要求。
该村还结合正在实施的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项目,承诺帮助陈某解决住房困难,最终促使双方心平气和地协商。仇观快说:“目前土地证和房产证过户材料已提交到相关部门,过些日子就能办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