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兰考调研时强调,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主题与焦裕禄精神是高度契合的,要把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作为一条红线贯穿活动始终,做到深学、细照、笃行。在我们的身边,诸葛建武、蔡永华、马发泉、彭秀兰……一个个可亲可敬的典型人物,也从多层次多维度刻画出新时代焦裕禄式人物群像。本报今起推出“弘扬焦裕禄精神 学习身边典型”栏目,宣传报道身边典型的先进事迹,用身边事教育激励身边人,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以典型为镜,学有榜样、行有示范,更好地践行群众路线,推动全市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深入开展。
11本日记还原工作细节
——湖岭镇贾岙村原村支书诸葛建武的为民情
■记者 欧苗苗
“书记,我又来看你了,你走了已经一年,今天特地把你生前栽种的花带来陪你,希望你因此不会孤独。”在4月5日清明节那天,村民诸葛泽烜再次来到湖岭镇贾岙村原党支部书记诸葛建武的坟前,默默地念叨着,并不时用手背擦拭眼睛。
去年的3月28日,诸葛建武因突发脑溢血,经全力救治无效去世,年仅39岁。在追悼会上,700多名村民自发前来送行。一名普通的村党支部书记,为何会让乡亲如此怀念?
他走得太匆忙,没有留下一分钱存款,却留下了11本日记,不仅记录着他担任村支书11年以来的种种细节,更可以还原一个真实的诸葛建武。
在日记里,诸葛建武记着这样一些事情:
“上午在路上碰到小江,他叫我到湖岭信用社贷款做担保,贷了5000元。”——摘自2002年8月6日日记
“对我村的防洪堤建设,需要政策性处理。有好几座房屋要拆迁,需要做大量的工作。既要为村里省一部分经费,又要恰当、合理。”——摘自2008年10月20日日记
“我要一心一意做个全职书记。”——摘自2009年6月23日日记
……
诸葛建武的妻子黄建双说,她看着丈夫的日记会忍不住哭起来,丈夫为村民、为家庭所做的一桩桩事情,都会浮上心头。
民心是杆秤。你做过些什么,群众会看在眼里,记在心上。
贾岙村是个古村,青山绿水环绕,但由于各种原因,经济落后,村民生活不富裕,诸葛建武担任村支书之初,人均年收入5000多元。诸葛建武上任后,四处“化缘”筹措资金,抓项目建设,11年来,该村共投入资金850多万元,是湖岭镇潮基片项目建设最多的一个村。
贾岙村有一条小溪名叫三十一溪,以前溪上只有一座老桥连接,离桥远一点的村民到对岸要多走1000多米,绕一个大圈。为解决这个问题,诸葛建武和村委会主任诸葛岳珍等人一道,利用各自的人脉,到处“厚着脸皮”筹钱。凭着真诚和对村里事业的执着,诸葛建武等村干部打动一位位爱心人士,募集到了建桥费用。2010年1月19日,一座宽12米、长40多米的新桥竣工,新桥也成为湖岭镇金川社区至林溪社区的主要通道。
站在贾岙村马头山远望,看到的是由荒山改造而成的油茶基地;油茶基地不远处,是高峰期日接待游客1000多人次的卧龙峡旅游风景区……这些项目,都离不开诸葛建武的付出。他也得到市委市政府的肯定,被追授为“市级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被评为2013年度第八届浙江新农村建设带头人“金牛奖”、“温州十大感动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