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172座山塘水库“体检”
梳理出28项重点防汛安全隐患,要求限期整改确保安全度汛
本报讯(记者 陈成成 通讯员 张松策)日前,仙降街道后林村堤塘决口修复工程及河岸坍塌等两项修复工程完工。据悉,这是我市开展汛期检查后,各地抢修防汛安全隐患点的一个缩影。
今日,我省进入汛期。为做好今年的防汛减灾工作,从3月6日开始,由市防汛指挥部、市水利局等单位组成的防汛安全检查组对全市基层防汛防台等项目工作进行检查,重点对全市172座山塘水库进行逐个“体检”, 进一步提高我市基层防汛防台能力建设,巩固基层防汛防台体系建设成果,建立健全基层防汛防台体系长效管理机制,确保各地安全度汛。此次检查共梳理出28项重点防汛安全隐患,市防汛指挥部已下发整改通知,要求有关单位限期整改到位。
据了解,位于飞云江沿岸、东北西三面环江的后林村属自然灾害易发地段。去年第23号台风“菲特”来袭,造成该村沿江堤塘3处决口,下林水闸内侧河岸坍塌长达60多米。为确保安全度汛,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后林村在市水利部门支持下,自筹资金10多万元,开展修复水毁工程,赶在汛期之前完成水毁工程的修复工作。
据了解,我市有中型水库1座,小(一)型水库7座,小(二)型水库21座,1万立方米以上山塘65座,有统计上报资料的1万立方米以下山塘78座。此次检查在各镇街全面自查的基础上,市防汛指挥部、市水利局等单位组织11个工作组开展全市防汛安全大检查,重点检查水库山塘管理单位岗位责任制建立及落实情况,水库山塘管理单位规章制度建立和执行情况,大坝、溢洪道(泄洪洞)、上坝道路、观测设施等工程与管理设施的完好情况,闸门启闭机及备用电源运行可靠性及设施的保养维护情况,以及安全应急预案、放水预警方案、防汛物料储备、预测预报、安全生产措施等落实情况,并及时召开防汛检查工作汇报会,梳理重点防汛安全隐患,要求各地各有关单位限期整改到位,确保安全度汛。
据悉,今年水利部门在开展基层防汛防台提升体系建设和山洪灾害非工程措施项目建设的基础上,将全面开展新一轮防汛防台体系的规范化建设和非工程措施建设,防汛防台体系建设覆盖15个镇街、村居及防汛防台重点企业、学校等,非工程措施项目涉及五镇一街;同时,为尽早扩建防汛会商指挥中心,完善防汛应急指挥平台,健全防汛信息网络,正积极争取全市防汛远程会商系统全面升级改造,切实提高防汛防台组织指挥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