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重庆谢家湾小学的“小梅花”课改上了《新闻联播》的头条,将曾引发热议的“体育老师教数学”从一句调侃变成了现实。
重庆谢家湾小学一体育老师申请兼职数学老师。“体育老师通常阳光健康,有个人魅力,很受学生欢迎。”该校体育老师郭旗表示,除了对学生品质的影响,体育还可以与其他学科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渗透与补充。虽然也有家长对此次课改产生质疑,但是学校正尝试突破“千校一面”的境况却是一个很好的信号。
放眼全国,类似重庆谢家湾小学这样特色化发展的学校不胜枚举,而在瑞安也有许多这样的特色学校。学周刊本期起推出特色学校系列报道,敬请关注。
跟着“魔法师”
做快乐的小发明家
莘塍实验小学开设快乐发明校本课程
至今共有328名同学获得国家专利证书
■吴超琪
2011年9月,莘塍实验小学校长董良忠校长在学校提出 “三创教育”办学方向,并在校内开设快乐发明校本课程。到目前为止,已收到学生创意方案近2万份,其中被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受理的有 600多份,获得国家专利证书的学生有328人。
我们看到,这几年来莘塍实验小学的学生们的发明真可谓是硕果累累,在“魔法师”副校长任新年的带领下,孩子们在发明的摇篮中鹏路翱翔。如今这所学校因孩子们“个个会发明”的绝技而远近闻名。
(话外篇:这时大家会对“魔法师”产生浓厚的兴趣吧。这位“魔法师”就是莘塍实验小学副校长——任新年,当了20年教师的他却与发明“纠缠”了21年。1992年,他还在学校读书时就已经投入到了科技创新教育实践活动中,目前,他可以说是我市教育界科技创新教育的“权威”,日常负责莘塍实验小学的发明课。)
不盼星星不盼月亮,就盼每周一节的发明课
前一秒,莘塍实验小学五(5)班的教室内还是打打闹闹,人声鼎沸。铃声一响,同学们迅速入座,一时间教室里鸦雀无声。大家全都伸长了脖子盯着教室的门,似乎在等待什么“大人物”出现。
这时“大人物”带着备课本踱步而来,孩子们的脸上露出了天真的笑容,原来,他们最爱的任新年老师要来上每周一节的发明课了。
到底是怎样的发明课让孩子们这般期待如此着迷,为什么学校让孩子们每周上这个课程?别的学校在猛抓课业时,这所学校独辟蹊径学发明,这剑走偏锋的背后,究竟有怎样的探求?
在五(5)班的教室里,记者有幸跟孩子们一起经历了一场“头脑风暴”。“大家有没有听过这个人?”大屏幕赫然出现一张莫言的照片。“有!”孩子们异口同声说。
“那大家知道为什么他可以成为我国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第一人呢?”任老师抛出的这个问题,让许多同学都很费解。
这问题记者也答不上来,这和今天的课有什么关系呢?记者和孩子们一样,内心充满了疑惑。
“莫言是一个会听故事、讲故事、写故事的人。我们的小发明同样需要会听故事、讲故事、写故事。”“哦。”大家似懂非懂。带着这个疑问,记者继续细听这其中的门道。
开场后,任老师开始跟学生讲起了故事。“在任老师还在念高中的时候,一个学生的发明对我影响至深,那个发明叫做‘防风衣架’,原理很简单,就是将钥匙扣的原理转移到衣架上,但是这个发明获得了全国发明三等奖,且发明者因这个发明免试进了浙江大学。”任老师的这番话让孩子们很兴奋:“哇,好厉害,我也要像他们一样!”坐在前排的一位小姑娘一脸认真地说。
这堂课正式步入正题。“这堂课,让你成为创意高手!”任老师信心满满地说。
接下来,任新年将他的快乐发明秘籍中的3句“金玉名言”慢慢剖析开来。“什么是创意?创意就是没有标准答案。”只要是现在没有的,都是创意。他讲了一个人几个月前去商店给自己的汽车买电子狗的故事,因为嫌弃电子狗上连接汽车的线不美观且妨碍驾驶,他向店家问道:“有无线电子狗吗?”当得到否定回答时,他欣喜若狂。
面对孩子疑惑的表情,他笑着说:“市场上没有的,那我去发明一个,这不就是我的专利了嘛!”
“发明有时很简单”,第二句名言顺势被带了出来。接着,任老师展示了众多学生发明,包括:获得全国一等奖的伸缩篮球架、获得温州市一等奖的百变校服,以及教室专用饮水机、荧光键盘、保暖盘垫等。任老师激动地讲述着这些小发明背后的故事,并告诉学生们,“别人的发明好,也是别人的,我们要做得更好,只要是现在没有的功能,我们都可以尝试着去设计。”
那怎么去发明呢?于是第三句名言“出场”——“换下词语,造个句。”“我们可以随意找个词造句,比如‘带……的……’”任老师示范着造起句来,“带手套的围巾、带雨刷的反光镜、带后视镜的黑板……”在学生们惊讶的眼神下,任老师笑着说,刚才那些都是他学生的作品。“看了别人的作品,如果你能举一反三,这还不够;如果你能举一反千、举一反无数,那肯定能发明出新产品。”
听完任老师的话,孩子们按捺不住了,纷纷举手要求“举一反无数”。接下来环节很简单,每位同学的桌上都有一张专利申请表,他们纷纷低头写起自己能想到的句子。不一会儿,一个个创意都被提交上来,有些孩子的申请表上甚至写上了好多个创意。记者看到,这些当堂提交的创意有“带音乐播放器的枕头”、“带隐形工具的黑板”等等。
“只要有数量,不怕没质量。”任老师以这句话作为这堂课的结束语。
10个获发明奖的师兄师姐6个上了重点大学
榜样的力量让同学们爱上发明
“其实拿专利不是我的目的,这样做是为了让学生从中获得自信和乐趣,以激发更多同学的创新意识。”的确,创新意识的培养才是任新年快乐发明教育的核心。
在发明课上,任新年总是一再跟学生强调,首先要确保自己的创意是目前没有的,接着在你的作品成型后,假设自己是消费者,想一想你是否愿意为这样的产品买单。
像任老师所说的,发明有时候很简单,发明不在于要怎样惊天动地,所有的发明作品都有问题,都不会十全十美,所以,每次的改进就是新的发明。这也是他对小发明最透彻的定位。就像苹果手机从1代到现在的苹果5,以及不久后就要推出的苹果6甚至以后可能出现的第n代,每次的改进都是进步,都是一种特定意义上的“发明”。许多发明不在于你没想到,而是你没去做,任老师鼓励学生,平时一定要多想多看多观察,将自己一些创新的想法记录下来,这些想法中说不定就藏着一些可能在将来会让让人刮目相看的发明。如果你让这些想法单单就躺在头脑里,那很可能,风一吹,就都没了。
任老师经常在课堂上给同学们看一张照片,照片上10个学生手里都拿着奖状。任老师说:“这10个人中6个都上了重点大学,1个刚上瑞中。其中的林千叶还得到全国政协前副主席张怀西的接见,并在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主席台上代表全国小朋友发言。”讲台下的学生们都听得目瞪口呆,任老师话锋一转:“同学们不要觉得他们很神秘,其实他们跟你们一样都是我的学生,他们因为发明而免试进入全国重点大学,但你们同样也可以像你们师兄师姐一样。”
莘塍实验小学大队长任浩楠告诉记者,学习快乐发明不仅让他和同学们都不知不觉地学习了很多科学原理和知识,更有了不断改进、不断创新的意识。他还将此意识运用到了日常文化课的学习中,成绩提升很快,相信将来,他也能和师兄姐们一样成为重点大学的高材生。
“只要调动和激发起学生们的创意热情,即便大多数人将来成不了科学家、发明家,我相信,无论他们从事任何职业,他们都会比其他人更爱钻研,更具创意性。一件小发明或许并不起眼,但也许就是这么不起眼的它会彻底改写一个孩子的人生。”这是就我们学校开展三创教育的目的所在,校长董良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