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客源流失和成本上涨,瑞安传统网吧面临发展瓶颈
网吧转型 路在何方
■见习记者 潘敏洁 文 陈立波 图
ui bao
Tel:6688 6688
没落与转型
R
速读区
曾赚得钵满盆满的网吧眼下面临着成本上涨和客源流失的夹击,在我市,一些网吧选择减少店面、削减成本或者转型成“新网咖”等对策,来应对目前的困境。目前,我市还在经营的网吧为150家,比2012年的175家减少了25家,约减14%。
编者按:随着时代的变迁与发展,一些事物也随之慢慢发生变化,它们有些消失、没落,有些则变成了另外的身份。这与昔日DVD淘汰录像机、电脑淘汰DVD一样,或体现科技进步、经济增长,或反映产业格局的变化。它也告知人们,谁尽早顺应时势,谁才能更好地把握明天。从今天起,本报推出“没落与转型”栏目,将视角投向这些正在没落或者转型的行业,与您一起寻找、见证身边事物的变化和发展。
网吧见证了中国网络的发展。21世纪之初,网吧风靡瑞安,狭小黑暗的房间里人头攒动,烟雾缭绕,排队的人络绎不绝,网吧就是一棵摇钱树。而彼时的白领们,出差到另一个城市选择住宿,第一句话便是:附近有没有网吧?
进入新媒体时代的今天,孩童都会拿着智能手机打游戏、刷微博、聊微信,网吧再没有往日的繁华,变得门可罗雀惨淡经营。
客源少了,租金高了 传统网吧遇瓶颈
几日前,在位于瑞安广场的一家名叫“天空网络联盟”的网吧里,负责人尤献国和记者聊起网吧生意时,头摇了又摇:“说网吧经营的日趋艰难,一点也不为过”。
2008年,尤献国租下600多平方米店面,投资300多万元开起名为“天空网络联盟”的网吧。
“当时网吧生意很火爆,店内202台电脑上机率能达到90%。”尤献国说,当年,家庭宽带虽已普及,但速度一般为一两兆,最快也只有4兆,而网吧的速度可达百兆,这满足不少观赏影片者特别是打游戏者的需求,生意自然就好做。而随着家庭网络的发展,外来务工人员的骤减及租金成本的上涨,网吧生意进入低谷。
在位于塘下镇罗凤中路的动感地带网吧里,负责人杨时千和尤献国有着同样的感慨。那时,杨时千不惜花几十万元盘下网吧经营权:“我的网吧于2004年开始营业,生意一直挺火,80台电脑上机率能达到90%,而这两年上机率最多才30%至40%。”
面对困境,我市网吧纷纷“变脸”,一些网吧业主从店面、机子、人工等方面削减成本投入,一些网吧索性转让、停业。“随着成本增大,为维持经营,不得不集体涨价。”尤献国说。在天空网吧,分普通区、游戏区、贵宾区等,各区价格不一,普通区会员价由原先的每小时2.5元上涨到目前每小时3元,其余区域的价格每小时也上涨了5角。
持续经营一家网吧,需不断投入成本,如电脑硬件设施,必须每两年更换一次,否则会跟不上网速发展。经营6年以来,天空网吧已更换3批次电脑,去年的一次更换花了足足40多万元。尤献国说,为了节约成本,他们选择分区域更换电脑,如把贵宾区的电脑搬到普通区再使用,以缩减成本。
削减硬件开支的同时,也缩减了“服务”。“以前,为提供上乘服务,我们会安排工作人员在门口迎宾,直至安排客人落座,随着劳务成本的提高,原先的10多名员工缩减为六七名,服务自然也缩水。”尤献国说。
通过涨价格、缩减成本等方式应对逐渐冷清的网吧市场,效果如何?尤献国坦言:仅勉强维持经营。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目前店内总共有电脑205台,每台电脑上机时间平均为6小时,以会员价每小时3元计算,每台电脑收入18元,上机率50%,每天营业收入不足2000元,再减去房租、人工等开销,净利润微乎其微了。
转型成了不少网吧负责人的心头事。
有人出来,有人进去 新型“网咖”待考验
在尤献国计划着往网咖这条路走时,我市已经悄然诞生一家“网咖”。原本经营宠物医院的杨毅于去年年底投资200多万元经营“时空网络联盟”,该网吧占地面积500多平方米,共135台电脑,现有会员数为5000多人。
推开时空网络联盟的大门,一眼望去,更像喝茶聊天的休闲场所:简单的欧式装修风格陷入眼帘,一隅的休闲茶座区坐着几人聊天,楼上楼下分别摆着一台自动贩卖机,电脑则被统一归置在休闲茶座之外的区域。
单从装修上讲,网咖比起普通网吧的成本投入就大。“我选择了欧式装修风格,大约花费五六十万元,是普通网吧的2倍。”杨毅说。
时空网吧的咖啡、茶水都由自动贩卖机售卖。“这也是出于成本考虑,现在人工成本平均为每月2500元,含吃住3000余元,为了节约成本,我们用机器代替人工经营。”杨毅说。
大家纷纷跳出“网吧”这个市场,杨毅为何选择此时进入?
在杨毅看来,网咖是未来网吧的发展模式。他说,今后,网吧逐渐偏向于朋友聚会,而网咖很好地结合了娱乐和休闲,成为朋友沟通的一种新平台。
那么,这种网咖新模式在瑞安运行的效果如何?杨毅坦言,并没有预想中的顺利。“在上海,一家拥有200台电脑的网咖,一天平均消费咖啡能达150杯,而在我市一天平均消费只有20杯,上机率也只有50%。”杨毅说。
但杨毅认为,这条探新之路是对的,传统的网吧模式已日渐艰难,作为经营者,如何求变、求转型成为直面的课题。
移动互联网时代 网吧需多元化发展探新路
目前,我市经营着的网吧只剩下150家,比2012年的175家减少了25家,约减少14%。
据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文化产业发展科科长虞思雷介绍,五六年前,网络经营许可证曾一度被炒到五六十万元,而今售价仅6万元,是以前的十分之一,足见网吧的兴衰。
网吧经营艰难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外来务工人员的骤减。虞思雷指出,消费群体的转变,给网吧提出了挑战。家庭电脑普及后,网吧生意随之下滑是预料中事。虞思雷表示,过去网吧纯粹提供上网,今天的网吧要走向多元化发展,成为集通信、游戏、娱乐、食品、广告等于一体服务平台。
“目前我市一些网吧与商家开展合作,在店内、电脑屏幕上做广告以赚取‘外快’,一年平均收入为3000多元,虽然收入微薄,但不失为一个良好的尝试。”虞思雷说。
转型成为一些网吧业内人士思考的问题。据了解,从2009年前后起,国内网吧行业陆续进入调整期,业内人士为探索网吧行业的未来提出“新网咖”的概念,网吧不仅提供上网服务,还将提供会议,休息,咖啡,食品,办公等新概念,专业的还设有机械键盘,提供着一流的服务。可以说,时空网络联盟已初现“新网咖”的雏形。
“这种新网咖概念是网吧行业一种大胆的革新,具体能否成为我市网吧市场的救命稻草,还需要市场的验证。”虞思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