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002版:聚焦点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我市吹响“五水共治”集结号
今年计划投资30亿元

    我市吹响“五水共治”集结号

    今年计划投资30亿元

    速读区

    瑞安,依水而建、缘水而兴、因水而美。推进“五水共治”,事关城市形象、事关转型发展、事关民生福祉。市委、市政府将坚决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五水共治”决策部署,举全市之力、集全民之智,科学规划、分类施策、逐年推进,深入实施“治源控污、水安保障、河网整治、活水美水、产业提升、水乡文化”六大工程,以铁的决心、铁的手腕全力打赢“五水共治”这场攻坚战。

    治污水

    城镇污水处理工程:江北污水处理厂二期日处理量达到14万吨/天,江南污水处理厂一期日处理污水量2.5万吨/天;建成陶山、湖岭、马屿、高楼镇污水处理厂;建成污水收集管网300公里。

    农村污水治理工程:新增农村生活污水全面治理村278个、新增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扩面改造村119个、新增生活污水治理受益农户数达66400户。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应建行政村覆盖率达100%,应建村农户受益率达80%以上,建立完善设施运行维护长效机制,实现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全面覆盖、农户普惠、排放达标。

    工业污染整治工程:按照“淘汰一批、入园一批、转型一批、升级一批”的思路,全面推进电镀、造纸、印染、制革、化工等重点行业整治提升,2015年底前产业结构和区域布局明显优化,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下降。

    养殖污染整治工程:编制完成生态畜牧业规划和调整畜禽养殖禁限养区,划定畜牧业生产功能区。到2015年底按农牧紧密结合要求配套消纳耕地,确保实现规模养殖场粪污零排放,畜禽排泄物综合利用率达97%以上。

    “三产”污染整治工程:加强排水许可证发放管理,到2015年底完成排水许可证发放工作。严格实行沿河农贸市场、餐饮业、农家乐和洗涤业、洗车业等三产整治工作,三产服务业废水有纳管条件的,一律予以限期纳管;所有向水体直接排污的企业一律要求做到稳定达标排放。

    城乡垃圾治理工程:实现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完善垃圾收集处理系统建设,建设生活垃圾填埋场、垃圾焚烧厂等垃圾处理设施;实现全天候的河道保洁,推行水面和沿岸“一把扫帚”的统一保洁机制,保证河面和河岸基本无垃圾、漂浮物;着力构建多元化乡村环卫运作体系。

    防洪水

    飞云江综合治理工程:投资10亿元,建成飞云江治理一期工程,长31.05公里;投资2.5亿元,建成滨江四期城市防洪堤工程长2.38公里;加快推进飞云江高楼段防洪堤一期工程。

    山塘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投资2500万元,完成云峰、愚溪等20座山塘水库的除险加固工程,水库病险率控制在3%以内。

    丁山三期西片围涂工程:开工建设丁山三期西片围涂工程,计划到2019年投资9.99亿元,建设50年一遇标准海塘7.592公里,水闸2座,围涂面积3.58万亩。

    排涝水

    重点涝区治理工程:投资1.39亿元,完成天井垟涝区12公里长河道拓宽、疏浚、生态护岸;投资1.5亿元,建成金潮港陶山段治理工程;投资1.5亿元,全面推进温瑞平原、瑞平平原和陶山、马屿片防洪排涝工程建设。

    重点河道治理工程:投资5000万元,开工建设中塘河治理二期工程,实施上望、东山段卡口拓宽工程;投资4500万元,建成湖岭、高楼等地小流域堤防工程。

    保供水

    饮用水源保障工程:有效保护全市8个备用水源地,2015年新增饮用水源地12个;到2016年,建成新江南、陶山、湖岭、马屿、高楼集镇供水系统,建立城镇7大水厂互通调度应急机制,确保城镇安全用水;改造提升100个农民安全饮用水工程,确保没有集中供水村的农户安全用水。

    筑坝蓄水保障工程:投资1.45亿元,建设飞云江滩脚堰坝工程,增加淡水储蓄能力达317万方;投资5000万元,建设30个分散式蓄水坝闸工程,增加淡水储蓄能力200万方。

    抓节水

    用水总量控制工程:实施年度计划用水管理,到2015年底全市用水总量少于2.906亿立方米,万元GDP用水量控制在40.8立方米以内。

    农业灌溉节水工程:推进农业喷微灌、滴灌等节水灌溉工程建设,全市农业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大于0.519,到2015年高效节水农田达8700亩。

    供水管网修复工程:到2015年年底,城镇供水管网漏损率下降至17%,全市城镇居民家庭和公共服务用水户节水器具普及率达70%。

    今年亮点

    聚合全民治水力量

    全面构建以“河长制”为中心的治水责任落实体系,形成县、镇街、村干部三级共抓治水格局,辖区内每一条垃圾河、黑臭河都有“河长”挂帅治水并向社会公布、接受监督。推广民间治水“塘下模式”,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多渠道、多形式参与治水,营造全域治水、全民治水、全程治水的浓厚氛围。

    整治重点污染源

    全面深化电镀、印染、合成革等六大重污染行业整治,通过建立健全电产比评价、税收差别化政策等机制,坚决淘汰一批、转型一批、升级一批。今年9月底前,全市电镀行业整治提升工作通过上级检查验收,合成革企业完成原地整治提升任务;12月底前,印染园区主体工程完成建设。

    实施铁律执法、铁腕治水,严查环境污染行为。在去年严查环境污染的基础上,今年继续保持高压严打态势,先后开展“绿箭”、“清江湖打污染”等环保专项行动,今年以来已查处环境污染刑事案件12起,采取刑事强制措施16人,起诉案件8起,判刑7人。

    打造云江百里绿道

    加快水乡文化景观、江河两岸绿道、塘河景观带建设,重点推进飞云江两岸百里绿色长廊工程,今年6月份建成自行车绿道一期工程,并向上下游延伸推进绿道二期工程,打造飞云江沿岸“绿色经济之道”,带动沿江生态环境改善、沿线村居发展致富。

    完善环保基础设施

    超常规推进莘塘片、中心镇区、旧城区西区截污纳管工程及污水处理中心建设,今年新建污水收集管网37公里,年底基本实现污水管网全覆盖。加快垃圾收集处理系统建设,启动建设马屿垃圾焚烧发电厂、陶山垃圾无害化填埋场、6个镇街垃圾中转站。

    时间

    2014年

    至2016年

    愿  景

    到2016年,全市水环境、水生态得到明显改善,水乡特色文化充分彰显。

    完成重点污染行业整治任务,电镀、印染等重污染行业园区建成投运;2015年底前建成小微企业创业园15个,引导江河湖库沿岸涉水小微企业入园生产,实行园区统一管理、污水集中处置。

    建成污水、垃圾收集和处理系统,全市污水收集处理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均达100%。

    全市水质持续改善,地表水市控以上监测断面主要指标逐年下降,出境断面稳定达标;赵山渡水利枢纽等重点水源地水质稳定达到Ⅱ类;平原河网主要断面水质指标达到Ⅴ类标准及以上;飞云江干流水环境功能区达标率达100%。

    推进海堤防洪工程建设,重点构筑云江两岸百里江防系统,其中建成区街道防洪标准达到50年一遇,其他街道及中心镇防洪标准达到20年一遇。

    投资

    今年投入:30亿元

    首席记者 潘勤勇

    通讯员 张闯/文

    见习记者 陈立波/图

    五水共治

    建设美丽浙南水乡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0001版:要闻
   第00002版:聚焦点
   第00003版:广 告
   第00004版:最新闻
   第00005版:广 告
   第00006版:财富榜
   第00007版:仙降新闻
   第00008版:百姓事
   第00009版:微播报
   第00010版:在现场
   第00011版:远望角
   第00012版:榕树谭
   第00013版:玉海楼
   第00014版:广 告
   第00015版:车周刊
   第00016版:广 告
我市吹响“五水共治”集结号
瑞安日报 聚焦点 00002 我市吹响“五水共治”集结号 2014-4-23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