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同心同德聚合力、同向同行促发展。作为促进社会和谐的助推器、协调各方利益的减压阀、处理各种矛盾关系的粘合剂,我市统一战线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作用,总结提炼出一批善于破解难题的好做法,推广应用了一批具有示范作用的好经验,培育打造了一批立得住、叫得响的创新亮点工作品牌,有力扩大了统战工作的影响力。本期起,市委统战部与本报联合开设《同心同德、同向同行》专版,介绍我市统一战线“同心”实践中涌现的典型事迹、工作亮点和特色品牌。
八大党派团体唱响“服务之声”
用行动架起爱的“连心桥”
■记者 陈丹丹
勤劳朴实的果农菜农们希望能多听几次农业实用技术讲座,得到专家手把手的指导,实现增产增收、发家致富;
被疾病困扰的村民们希望不用舟车劳顿,不用起大早排队挂号,就能得到城里医疗专家详细的治疗方案;
偏远山区的留守儿童希望能用上像城里学校那样的电脑和桌椅,读到更多色彩斑斓的课外书籍……
多年来,我市各民主党派着眼助推新农村建设,充分整合优势资源,建立起一个又一个社会服务基地。如今,以发展富农、文化兴农、科技强农、民生惠农为着力点,饱含着党派团体和广大成员的真情与爱心正源源不断地汇聚。
爱,在结对帮扶中展现
去年12月的陶山,甘蔗松脆、瓯柑清甜。首届农耕文化节的举行,让荣祥村这个位于陶山西北角的平静小山村格外热闹。
绣瓯绣、捣年糕、包粽子、酿烧酒……往日农家劳动生产工艺成为游客们争相体验的旅游项目。荣祥村村民们做梦也想不到,村里的农耕文化会变成一个农耕产业,让他们走出致富新路。
荣祥村的发展,离不开民盟瑞安市委员会5年时间的结对帮扶。2008年,民盟在荣祥村建立青少年社会实践基地,拉开了这场帮扶“长跑”的序幕。5年来,荣祥村相继建立了瓯绣、农家酿烧等6个特色农耕文化馆和一个民俗文化馆,并给予技术支持、资金帮扶及物资资助。
农民致富,科技先行。为偏远山区建言献策,建立社会服务基地,形成结对帮扶,不仅仅是民盟所举,也是民革与九三学社开展社会服务的重点工作。
高楼镇枫岭社区是我市著名侨乡,民革社会服务基地的所在地,就在这群山环绕、风景秀美的地方。去年9月,“民革社会服务基地”正式建立,以此为平台,民革党员开展了一系列送医疗、教育、文艺下乡活动并开展健康知识讲座、涉侨维权法律服务等,受到一致好评。
有了好的经验,去年12月,由九三学社牵头在马屿镇建立的社会服务基地应运而生。针对农业发展急需的技术支持,九三学社的农业科技专家多次深入当地田间地头,现场传授先进技术和开展咨询服务;在马屿镇最热闹的街头,不时可以看到社员们在发放农林种养技术、环保手册、健康知识等资料。
爱,在倾情教育中流淌
普及知识、繁荣文化是各党派十分关注的重点领域。 贫困乡村简陋的教学环境和孩子们渴望的眼神,时时牵动着党派成员们的心。
三尺讲坛,一米阳光。去年12月,瑞安民进“阳光流动课堂”正式启动,民进瑞安市基层委员会宣传部和小教幼教支部走进了湖岭芳庄学校。
芳庄学校距离市区1个小时车程,生源来自半径5公里范围的山区,周边除了几幢民房,便是空旷的山野、绵长的山路。设施齐全的多媒体音乐室里,从来未响起钢琴声。
跟随“阳光流动课堂”前往该校的教师队伍,都是来自教学一线的骨干精英。30多年教龄的教师徐红教孩子们学跳“兔子舞”,当轻快的音乐响起时,这里的孩子第一次感受到音乐带来的快乐。
与此同时,农工党发挥自身专业优势,大力开展“健康教育进校园”活动。近年来已经为市第十中学、龙翔中学、安阳实验中学、实验小学、第二实验小学等学校开展近20次青春期健康知识讲座,受到广大师生的普遍欢迎。
有关负责人表示,该项活动产生了积极而广泛的社会影响,如今已经成为农工党瑞安市基层委员会社会服务工作的一个品牌活动,也成为学校关爱师生健康的重要服务平台。
爱,在繁荣文化中升华
如果你是一名登山爱好者,一定登过万松山,也一定对万松山半山腰上的万松山茶亭不陌生。但你不一定知道,2010年花费50多万元筹建的新茶亭,就是由我市无党派人士联谊会出资的。
建成后的茶亭总面积达300余平方米,古色古香,颇具江南特色,分上下两层,下层即地下室,作为茶亭仓库、储存室,楼上可供登山者休息喝茶,远眺瑞城风光。
为了解决一次性杯子使用量过多的问题,去年12月,市无党派人士联谊会还发动会员,捐助两台价值共1.6万元的消毒柜。
多年来,茶亭每天为成千上万的上山锻炼、休闲的市民和新瑞安人免费提供茶水,已经成为一个文化坐标、爱心品牌。
为繁荣文化出力,民进瑞安市基层委员会也一直在行动。
去年5月,民进瑞安市委员会、瑞安市文明办、市自行车运动协会联合开展文明绿色行主题活动,以倡导全民绿色交通、文明出行理念,建设文明瑞安、生态瑞安、活力瑞安、美丽家园。
当天,由40多位民进会员和96位车友活动组成的文明绿色车队汇聚外滩,从滨江大道出发,经过虹桥南路进入104国道线;转入塘下镇南塘大道、途经瓯瑞线,历时两小时,胜利到达温州三垟湿地,以实际行动宣传低碳出行新理念。
爱,在扶贫帮困中涌动
无党派人士联谊会对社会公益事业一直都很关注,从最初的到枫岭学校、市特殊教育学校等开展教育、智力扶贫活动,帮助学校改善办学条件开始,到玉树、舟曲灾难面前捐款捐物总价值达500万元,瑞安无党派人士正一步步地把爱放大,让爱走进每个人的心中。
去年7月12日至21日,市无党派人士联谊会和市福利院联合主办为期10天的“梦立方”爱童公益夏令营,为福利院37名儿童开设了文化衫绘画、瑞安方言童谣、趣味英语、美术喷画、器乐课、手工剪纸、彩泥陶艺、舞蹈和游泳等课程。授课老师均为全市各幼儿园的优秀教师,他们义务为孩子们上课,送去爱心。
热心扶贫帮困,也是瑞安民建与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会播撒爱心、共促和谐的一大体现。
今年1月24日至30日,民建瑞安市基层委员会开展“百户帮扶工程”活动,为近200位困难群众送去善款。这些受助对象中有些身患重疾,因病致贫;有些天生残疾,年迈体弱。
据悉,“百户帮扶工程”是民建瑞安市基层委员会于2010年启动的一项社会服务项目,通过发动乐善好施、热心公益的会员,向我市贫困地区的贫困家庭奉献爱心。受益群众已从2010年的10户发展至现在的数百户。
赴湖岭镇金川学校开展情系贫困留守儿童送温暖活动、向西部经济薄弱村——东龙村捐款捐物,用于改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2012年,瑞安市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会成立后,同样致力于扶贫帮困工作,并发挥“同心法律服务队”、“同心医疗卫生服务队”、“同心文化教育服务队”的作用,为共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