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深化“三位一体”农村合作体系建设工作现场会在瑞召开
全面深化农村改革 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
我市在会上作典型发言
本报讯(首席记者 严小章)昨日下午,温州市深化“三位一体”农村合作体系建设工作现场会在我市召开。温州市委副书记马晓晖在会上强调,各地各部门一定要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温州市委的部署要求,振奋精神、克难攻坚、改革创新、乘势而上,不断巩固扩大温州市“三位一体”农村合作体系建设工作成果。
温州市副市长任玉明,我市领导陈建明、陈胜峰、倪希杰等参加现场会。
当日,马晓晖一行先后考察了我市鑫民种养专业合作社资金互助会、市梅屿蔬菜专业合作社、马屿镇汇民农村资金互助社、马屿镇农业公共服务中心,并利用在车上的时间观看了我市“三位一体”建设专题片。
现场会上,我市市委书记陈建明作典型发言。自2006年我市率先成立全国首家农村合作协会、全省发展农村新型合作经济工作现场会在瑞召开以来,我市全面深化生产、供销、信用“三位一体”农村合作体系建设,创新平台建设,突出服务重点,完善政策体系,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
马晓晖充分肯定了我市“三位一体”农村合作体系建设工作开展情况。他说,瑞安是“三位一体”建设先行探索、首创经验的地区,也是“三位一体”多样化发展成效比较集中的地区。
马晓晖指出,深化“三位一体”农村合作体系建设,是应对“谁来种地、地怎么种”问题的需要,是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需要,是持续增加农民收入、激发农民合作组织谋求自身发展壮大的需要,是温州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需要。我们一定要进一步凝聚共识,大胆探索新实践,不断开拓新局面,确保这项工作继续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前列。
对于“三位一体”农村合作体系建设的工作重点,马晓晖强调,要突出三类主体转型,积极引导 “户转场、场入社、社联合”,在规范建设中夯实基础;突出三重功能融合,不断深化农民合作组织内部生产、供销、信用三重功能的融合发展,在市场化运作中提升等级;突出三大服务共聚,着力于农民合作组织外部实现农业公共服务、社会化服务与自身服务三大服务的联合共聚,在多元化发展中拓展领域。
会上,泰顺县和苍南县桥墩镇也分别作典型发言。温州市委农办(市农业局)与中国银行温州市分行签订银农携手战略合作协议,省农信联社温州办事处与温州市农合联、温州市农信担保公司与温州市农村产权服务中心有限公司分别签订信用合作协议。省农信联社温州办事处对温州市7家市级示范性农民专业合作社进行授信颁证。
温州市“三位一体”农村合作体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的成员单位及有关负责人,各县(市、区)党委或政府分管领导,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温州生态园管委会分管领导,各县(市、区)相关单位主要负责人等参加现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