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礼尽孝,
可别让感恩变了味
■施蓓蓓
每逢节假日,一些市民总是费尽心思给父母送礼尽孝,然而尽孝礼物却成了摆设,老人们为此很心疼(详见本报5月5日第10版)。
现在的节假日很多,和节假日一起到来的,是商家各种“亲情牌”促销奇招,这也导致一些子女日渐看重对长辈的物质回馈。节假日里对长辈的情感关注逐渐被商业气息笼罩,由此出现一个怪现象:一方面是子女热衷送礼表孝心,另外一方面是长辈对礼物成为摆设很心疼。
据调查,每逢节假日,七成父母最盼子女嘘寒问暖,在他们看来,子女买不买礼物不重要,温顺和体贴才是最重要的。七成父母不满意子女送的礼品,而其中五成父母为避免子女失望,表面上会说自己很喜欢。
在笔者看来,《常回家看看》这首歌唱出了长辈们的心声,但是,因求学、工作等原因,一些为人子女的有时也实在是分身乏术,不能常回家看看,也因此每逢节日,便买礼物孝敬老人,同时表达自己的愧疚心理。但是需注意的是,物质回馈不能代替情感感恩,冰冷的礼物不能代替温暖的问候,有时候,一个简单的电话就能传递亲情和幸福感,自己无法抽空回家时,买张车票、机票把父母接到身边享受天伦之乐也未尝不可。
母亲节马上就要到了,一些市民开始计划着给母亲送礼物。在此想提醒一下,节假日不是消费日,每逢节日,我们应该思考的是如何感恩,送礼尽孝,可别让感恩变了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