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产”选商求质量 跟踪服务解难题
让群众成为江南新区最大受益者
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昨日上午,江南新区瑞南大道二期工程施工现场,一排排挡板将道路隔出机动车道和非机动车道。工人在非机动车道上开动机器,挖掘、修理路面。今年1月进场施工以来,瑞南大道二期工程化解征地难题,快马加鞭赶进度。
像这样的建设场景,每天都在江南新区上演。
新区建设与群众利益联系紧密,建设成果也由群众分享。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江南新区将项目建设作为深入开展教育实践活动的主抓手,工作人员走出去、沉下来,努力做到用教育实践活动推动项目工作,化解项目建设遇到的难题,协调征地拆迁与群众利益之间的平衡,让更多群众享受到新区建设的成果。
新意频出
自选动作亮点多
4月29日下午,江南新区管委会会议室内,市委讲师团成员、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林式其围绕教育实践活动的背景和内容,讲述“四风”危害。同时,江南新区还开展“四风”问题专题大讨论,参观市党群连心馆,组织机关人员观看电影《焦裕禄》。
今年3月以来,江南新区高起点谋划、高标准推进教育实践活动,精心组织、突出特色,确保常规动作不走样,自选动作有特色。
江南新区现有34名党员。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党员们积极参与“微观点”、“微心愿”、“微承诺”征集活动,梳理教育实践活动的感想和感悟。多名党员干部修改QQ签名,做出“微承诺”,时时提醒自己。
每次周一的例会上,副科级领导干部还要围绕群众路线活动,结合学习内容和工作实际,开展时长30分钟的讲课。目前已有7名领导上台讲课。
自活动开展以来,新区不满足于常规动作,而是别出心裁,利用微博、微信和手机等“微媒体”及时宣传教育实践活动动态,在党群中建立互动交流,在新区上下形成人人讲学习的浓郁活动氛围。江南新区路线教育微信群就是其中之一。
从3月建群至今,该微信群发布了107条信息、动态,反映上级精神、活动要闻、工作动态,搭建学习交流平台。同时,借助官方微博和短信平台,开辟《之江语录》专栏,从《之江新语》摘抄一段短文,与网友、党员互学共勉。
开门搞活动,是开展好教育实践活动的一个基本方法。江南新区坚持开门搞活动,通过开门听取意见、开门查摆问题、开门接受监督,通过向有关部门、单位发函、召开座谈会等方式,征集到13条意见建议。
新区党委书记陈明仁表示,新区建设与群众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只有借深入开展教育实践活动的契机,不断自我加压,达到即知即改、边查边改,以动真碰硬的决心、抓实见效,全面打响招商引资、项目建设攻坚战,推动新区建设保质、保量、提速完成。
自提门槛 招“大商”引“巨资”
招商引资是一个地区产业升级的主要抓手,更是一座城市发展的后劲所在。
“一个项目落户江南新区,不仅带动经济发展,更为当地带来大量就业岗位。”江南新区负责招商引资工作的负责人如此评价招商引资与群众利益的关系。
今年以来,江南新区不断创新招商思路、改进招商方式、拓宽招商领域,招商引资工作亮点频现。
交通、产业、土地资源、政策和人文五大优势为江南新区招商引资注入源源不竭的吸引力。新区采取“走出去”和“引进来”的方式,双向引进战略投资商。
对项目进行科学、有效的包装设计,已成为继制定优惠政策、改善投资环境之后吸引国内外客商投资的突破口。为了吸引投资者的眼球,江南新区花了不少心思。
新区根据发展实际,包装2个十亿以上项目:汽车城和商业市场;包装2个一亿以上项目:电子商务市场和隐形眼镜及护理产品生产线;包装一个旅游开发项目,即以水上休闲和农业观光为一体的林垟湿地旅游项目。
今年4月,招商引资工作组赴京津、长三角、珠三角等招商区域,与各优质意向企业,重点对接灯具市场和汽车城两个项目,确保招商项目成功落地。
在招商范畴上,新区没有贪大求全,而是自提门槛、科学取舍,实行以“产”选商。
“也就是说,我们的目标是大企业、大品牌,实行品牌战略,将‘招商’转为‘选商’。”该负责人表示,引进的项目只有围绕新区功能定位和产业特色,才能带动地区经济转型升级,真正为群众带来实惠。
目前,普洛斯集团、五洲国际集团等知名企业已成功落户新区,投资额均在亿元以上,上海蓝精灵、奥特莱斯和迪卡侬等公司正在接洽中。
今年,新区将继续招大引强选优,切实推进地块招商、项目招商、“二次招商”,重点招引国内外知名企业、知名品牌,以此提升新区品位,增强新区竞争力。
贴身服务 助推项目快落户早动工
良好的建设环境是推进重点项目建设的关键。目前,江南新区已成为投资建设的热土,多个项目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设中。新区上下加强多方协调,主动解决各类难题,为项目提供“贴身服务”,确保重点建设项目顺利推进。
新区一负责人介绍,项目建设过程中,不免被拆迁难、审批手续繁杂、矛盾协调难等各类难题困扰。贴身服务,就是要扎扎实实解决实际困难。
新区将群众路线教育与项目建设相结合,要求每个领导干部分管一个或多个建设项目,形成四大管理班组,做到每个领导抓工程、每个干部管工程,采取“线块结合”方式,严格落实工作责任。
同时,开辟“客商服务绿色通道”,推行保姆式服务,指派专人充当企业“联络员”,主动介入、靠前服务,跟踪服务解决企业落地、建设中遇到的难题。
五洲国际商贸城是江南新区招商并成功落实的第一个项目,也是江南物流园区首批建设项目中投资规模最大的工程。今年上半年,项目方提出希望增设一条高压电线,缓解建设用电压力。
高压线路从变电所牵出,需要经过铁路涵洞和部分道路。新区管委会负责五洲国际商贸城的“联络员”多次与电力、铁路等部门协商,研究设计方案。目前,高压线设计方案已经形成。
重点项目建设千头万绪,涉及多个职能部门和各级地方政府。为了加快温州职业学院瑞安学院建设步伐,工程指挥部多次会同发改、规划、土地、农林等部门赴杭办理审批手续,实行集中跟踪会审,只用了1个月就完成了省、市的土地标准农田占补平衡方案所有审批手续并完成农转用报批。
瑞安学院工程副指挥章华林说,服务项目不能坐在办公室,干部只有走出去、沉下来,项目才能真正立起来。
在项目审批过程中,借助瑞安市“打造全省审批最快的县市之一”这股强劲东风,乘势而上,高效完成了多项审批手续,有力地推进了工程建设。
以人为本 保障群众正当利益
飞龙路、东龙路、南都路是江南新区中心区道路,涉及飞云街道东风、上埠、独峰3村14间民房。从去年下半年以来,江南新区地政拆迁局工作人员与飞云街道相关人员一道,走村入户,向村民宣传拆迁政策,解除被拆迁村民后顾之忧。目前,13间民房房东已达成拆迁协议。
土地征迁工作关系群众切身利益,因此受到更多人的关注。江南新区将征地拆迁工作与教育实践活动相结合,把切实保障群众利益贯穿于征地拆迁、项目建设过程中,把征地拆迁安置补偿政策的制定、执行、落实与关注民生、维护民利密切联系,有力维护和保障了群众利益。
经过新区以及相关街道、村居等多方努力,目前各项目拆迁安置工作进展顺利,确保重点建设项目顺利推进。
瑞安学院坐落于飞云街道孙桥村,建设临时施工便道时,牵涉到隔壁章桥村的租地及拆迁工作。他们认为不是项目所在村,不主动支持。指挥部工作人员专门成立政策处理攻坚小组,与飞云街道负责人带头深入现场,苦口婆心地做村干部及现场的苗圃农民和养猪户的思想工作、推心置腹地与章桥村两委商量临时租地事宜,最终达成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