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烟荒县少,澹澹隔秋阴。帆影分南北,潮声变古今。断峰僧塔远,初日海门深。小立芦风起,乘槎动客心。”生于宋元之交的林景熙在《飞云渡》诗中如此描写瑞安的飞云渡。过去,瑞安人想要过江必须依靠摆渡,还曾流传着“跑遍天下路,最怕飞云渡”的历史。
从1989年至今,飞云江上架起一座又一座的大桥,横跨南北两岸。
飞云江上的第一座大桥——飞云江大桥,是瑞安的标志性建筑。1989年1月6日正式通车,全桥37孔,长1721米,是当时中国最大跨度的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桥,宽13米,双向2车道。那时,建造这座雄伟又美观的大桥非常不容易,其意义也非同凡响,从此过飞云渡不再难。
但20年后,飞云江大桥已不堪重负。因为,大桥原设计日车流量为1.5万辆,但后来日车流量猛增至5万多辆。于是,市政府当机立断,开出“治病药方”:准备再建一座姐妹桥。
新桥建设和老桥改建先后上马,总共花了3.19亿元。
飞云江姐妹桥,2011年6月28日建成通车,全长约1850米。姐妹桥体型略有不同,“小妹”比“大姐”略高、略长、略宽。新桥梁采用箱梁技术,比老桥的T型桥梁整体性更好、安全性能更高;桥墩为整体式桥墩,比老桥的分离式桥墩要更坚固和美观。在姐妹桥上,还跨越着一排排两条交叉的飞鸟式景观灯。原来,姐妹桥相距13.5米,为了体现“姐妹连心”,就安装51套造型景观灯,巧妙地增加了两桥联系。
2012年5月29日,整个工程完工,飞云江姐妹桥同时运行,构成了来回六车道的“姐妹桥”。
飞云贯东西,长桥连南北。远远望去,飞云江姐妹桥就像两条巨龙横卧在波光粼粼的江面上,连接着飞云江南北两岸,“姐妹”齐心协力共同缓解了云江南北交通瓶颈问题。
飞云江上的其他大桥
链接
[hóng]
1.雨后天空中出现的彩色圆弧,有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是大气中的小水珠经日光照射发生折射和反射作用而形成的,出现在和太阳相对着的方向。
2.指桥(因形似虹):~桥(中国古代的一种木拱桥。外形如长虹贯空。亦称“飞桥”)。断~;长~卧波。
部首: 虫总笔画: 9五笔输入:jag
虹
在滔滔的飞云江上,除飞云江姐妹桥外,还矗立着7座大桥。
沈海高速公路飞云江二桥,2002年2月开通,桥长2442米,宽28米,双向4车道,主要解决过境车辆的交通问题。
滨海大道瑞安大桥(又称飞云江三桥),2009年1月通车,桥长2956米,宽33米,双向6道,一定程度上缓解104国道瑞安段道路拥挤的状况。其为独塔双索面斜拉桥,主塔采用花瓶造型,从远处望去犹如一座巨型的花瓶被144根挂索固定在飞云江上。
温福铁路飞云江四桥,2009年9月通车,全长2622.43米,主桥长700多米,双线电气化铁路桥,是横跨在飞云江上的第一座铁路桥。
还有1996年2月通车的陶马公路马屿大桥;1998年3月通车的57省道高楼大桥;2005年2月通车的56省道塔石大桥;2010年6月通车的平阳坑大桥。
飞云江上另有4座大桥正在建设中:分别为站前大道飞云江五桥、104国道西过境飞云江六桥、温州绕城高速西线飞云江七桥、沈海高速复线飞云江八桥。此外,即将建设的有高楼寨寮溪大桥,规划待建设的有温瑞大道飞云江大桥。
(本版文字 记者 孙伟芳)
瑞安大桥
飞云江五桥
沈海高速公路
飞云江二桥
温福铁路
飞云江四桥
陶马公路
马屿大桥
2014年5月8日 / 星期四 / 责任编辑 / 金锦潘 / 编辑 / 孙伟芳
10
新闻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