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007版:江南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地缘优势+交通优势+规划优势=发展胜势
区位优势催生江南新区跨越发展
江南交通一景

    地缘优势+交通优势+规划优势=发展胜势

    区位优势催生江南新区跨越发展

    编者按:

    本周开始,我们将陆续推出解读江南新区的系列文章。分别从区位、产业、环境、文化、未来等方面,对江南新区作全方位的解读。全景展示一个开拓奋进即将崛起的新江南,让社会各界了解江南新区,支持并参与到魅力繁荣的新江南建设中来。

    ■记者 金汝 通讯员 何方 丁洁/文  特约记者 陈茂贵 通讯员 陈睦蒸/摄

    家住老城区的赵丽娜,因工作关系,几乎每个工作日都要去仙降上班,从市区到工作地,最常跑的路线是飞云江大桥和G15沈海高速公路瑞安段;而在飞云上班居住的蔡小姐,几乎每周末都会跑来飞云江北岸,逛街、喝茶、看书、会友……

    在许多市民心目中,江南新区和江北主城区之间的距离正在日渐缩短。在跨江发展之下,江南新区成为城市南跨发展的主平台和主战场,正逐渐跃升为一个区域性的交通枢纽,地缘优势和交通优势逐渐凸显。

    在江南新区这片热土上,以滨海临江的地缘优势和四通八达的交通优势为基础,推进市政、城市环境等方面的深度融合,加快城市化进程、完善产业结构和改善村民生活条件的愿景已跃然纸上。

    地缘优势激发潜力

    瑞安位于长三角经济区南部,海西经济区北端,处于两大经济区的辐射交集区。而“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温州地区重点打造沿海产业带,为瑞安市、江南新区带来了契机。

    随着温州城市拓展加速,瑞安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瑞安构筑大城市的梦想日益强烈。然而,蜷缩在万松山下的城市空间急需伸展,绵延在塘河两岸的城镇带急待整合。城市只有选择“走出去”,才能实现空间的跨越和大城市的梦想。

    近年来,瑞安跨江发展的愿望与趋势日益强烈。从2001年的“东扩西延、择机跨江”,到2003年的“北接南跨、东扩西延”,瑞安跨江发展思路逐步清晰:2003年,瑞安经济开发区南拓展区破土动工,2005年阁巷滩涂围垦工程启动,2007年飞云中心区开工建设,2008年飞云江三桥建成通车,2009年瑞安火车站投入使用,成立瑞安江南物流园区。

    2011年,瑞安调整行政区划,其中对江南片区做出较大手笔,成立江南新区。区域范围包括仙降、飞云、南滨三个街道,共计117平方公里,打破以往多头管理、分散开发的格局,多股建设力量有望形成合力,从而有能力构筑一个现代、高效的城市新区。

    从历史来看,瑞安城市发展的重心偏向飞云江北岸。南岸整体开发时间较晚,因此拥有更多“留白”,为后来者提供更多描绘蓝图、施展拳脚的空间。

    江南新区发展规划局副局长项建瑞介绍,在地理位置上,江南新区是温州南部重要的交通枢纽和节点,与瑞安主城区隔江相望,开发区域沿江而卧,依江傍山,大部分用地位于瑞平平原,水网十分发达。

    眼下,瑞安正在着力打造“一核四区”现代化大城市框架,城市从“飞云江时代”向“东海时代”跨越,实施跨江发展、沿江沿河开发。

    江南新区党委书记陈明仁表示,由沿江开发向沿江滨海并重发展跨越,使江南新区作为温州城市南翼中心的门户和瑞安辐射浙南闽北的桥头堡的地缘优势更显突出。

    便捷交通拉近距离

    5月14日上午,飞云江六桥主墩首桩开钻仪式在陶山镇涂厂村和仙降街道下西垟村之间的江面上举行,这标志着省重点工程104国道西过境公路瑞安段(飞云江六桥)进入全面建设阶段。大桥建成后将连接省道S330(即新56省道)和瑞枫公路,推进周边区域形成承接江南、辐射西部、联通温州的瑞安中部新兴经济体。

    展开江南新区道路系统规划图不难看到,路网纵横交错,四通八达,尤其是跨江大桥显得格外显眼。

    除了正在“服役”的飞云江大桥、瑞安大桥、沈海高速公路桥和温福铁路桥,目前飞云江五桥和六桥正在建设中,建成后将接通江南新区与瑞枫公路。

    在江南中心区,包括瑞南大道二期、东龙路、飞龙路、南都路等道路正在建设,未来将全面形成“三横二纵”道路网。

    项建瑞介绍,从城市快速路、交通主次干道、支路的建设,到江南公交首末站、江南客运中心等交通设施的建设,新区正全力构建功能完善、畅通便捷的城市道路交通系统,使江南新区与主城区紧密连接在一起。

    对内交通的铺设拉开了新区的框架,高速公路、铁路等对外交通直接拉近了江南新区与外界的联系。

    经常往来于飞云与杭州的飞云独峰村民曾上永对于江南新区交通设施的改善深有体会。他说,以前从飞云的家里到杭州,中途需要到市长途客运站转车,比较麻烦。

    “现在好了,要么坐动车直接到杭州,要么开车上高速,三个小时左右就到杭州了。”曾上永说。

    G15沈海高速公路加速了江南新区与外界的联系,坐落在江南新区的火车站成了客流、物流的集聚区,新56省道横贯江南新区,串联起飞云江南岸各镇街;滨海大道的通车,大大拉近了江南与温州龙湾国际机场的距离……

    在不久的将来,飞云还将出现更多大手笔的交通设施。温州绕城高速公路西南线瑞安段、104国道西过境线、龙丽温高速、甬台温高速复线通车后,江南新区的交通枢纽作用更将强化,将使瑞安辐射浙南闽北的作用得到进一步巩固。

    “江南新区作为瑞安的南市区,与其他功能区相比最大的优势在于交通优势。”市长李无文在点评江南新区时如是说。

    一条条连通南北的新通道,让新区有了越来越多的交通地标,其交通“枢纽”作用愈发显现,为城市跨江发展、南北两翼齐飞架起支撑。

    美好蓝图已然绘就

    “今后将以‘狠抓机遇、挖掘优势、错位发展、品牌战略、基础先行、四区并进’为指导方针全面推进江南物流区、江南中心区、林垟湿地保护开发区、南滨江景观带等四个区块建设,将江南新区打造成,将江南新区打造成为商贸物流新区、生态宜居新区、文化旅游新区、创新创业新区、和谐平安新区。”陈明仁说。

    根据《瑞安江南新区总体规划(2012-2030)》,今后江南新区将形成“东工业、中居住、西物流”的三大综合功能区。

    陈明仁介绍,东部将依托经济开发区南拓展区和林垟机械产业,以机械电子和高分子材料为主导产业,目前高新技术产业基地正在开发,同时用活水资源,以“浙南美丽水乡”为契机,打造林垟湿地保护区,加大投入建设林垟湿地公园,将其打造成集水乡古镇历史文化保护和湿地生态旅游相结合城市休闲区,成为市民休闲观光的好去处。

    中部人口密集,基础设施相对齐备,将依托飞云街道和火车站发展高档住宅区和商业服务用地。

    依托南岸临江优势,将通过南滨江景观带的建设,显著提升飞云江南岸城市面貌,与北岸外滩形成两岸遥相辉映、互动互荣的城市景象。今年将启动南滨江景观带前期工作。

    西部将依托占地面积9000多亩的江南物流园区,大力发展商贸、物流业,加快推动仙降传统产业转型提升。

    据悉,物流园区一期道路已完工,目前五洲国际商贸城、货运中心、仓储中心、城乡物流配送中心和瑞安鞋业国际商贸城等一批工程正在如火如荼建设中,普洛斯物流园预计于6月进场施工。同时,新区正在包装、谋划几个大型项目,准备对外招商引资。

    陈明仁介绍,江南新区以建设大项目、招引大企业、集聚大品牌为基础,实施精品战略和品牌战略,招商引资时自抬门槛,避免低小散产业进入。

    与此同时,总投资约6.7亿元江南污水处理及截污纳管工程已开工。该工程将对飞云江以南的江南新区范围内污水实现“应收尽收”,工程分为污水处理系统和截污纳管两部分。

    区位优势的强化,为新城打造经济升级版提供了契机。建成后将与老城相得益彰,在飞云江南北两岸构筑发展的“骨架”。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0001版:要闻
   第00002版:最新闻
   第00003版:广 告
   第00004版:有话说
   第00005版:财富榜
   第00006版:聚焦点
   第00007版:江南新闻
   第00008版:议事厅
   第00009版:在现场
   第00010版:百姓事
   第00011版:认知墙
   第00012版:专 版
   第00013版:专 版
   第00014版:广 告
   第00015版:家周刊
   第00016版:广 告
区位优势催生江南新区跨越发展
瑞安日报 江南新闻 00007 区位优势催生江南新区跨越发展
2014-5-22 2